發布時間:2015-07-21 10:20:16 億邦動力網
關注中物聯
隨著國家醫藥領域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互聯網+”戰略的推行,醫藥電商業發展迅猛,光是2015年上半年,醫藥電商企業就增加了76家。從資本爭相進入的盛況可以看出,這一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醫藥電商半年驟增76家 物流配送發展不配套 從國家藥監局數據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共有429家企業擁有藥監局發放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相對于商務部2014年12月31日統計的353家,半年來已增加76家,增幅高達21.53%。
眾所周知,電商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專業、快捷的物流配送服務與之配套。但專業醫藥物流的建設受制于國家政策、專業度和投入的要求而發展受限,目前具備相關資質和技術要求的醫藥電商企業數量甚少,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整體發展比較緩慢,這種與醫藥電商發展嚴重不對稱的現狀亟待突破。剛上線的第三方大健康產品批發采購平臺——國裕醫藥在線的CEO張小洋也證實這一現象的確是困擾醫藥電商企業的重點難題。
與第三方醫藥物流合作是中小醫藥電商企業的首選 針對上述問題,張小洋表示,“中小醫藥電商企業在物流配送領域的確面臨很大的挑戰,一是這類物流配送服務難度大,國家有嚴格的管理標準以保證藥品的配送安全,二是自建物流要面臨倉儲建設、硬件建設及人員隊伍等軟件建設,整體周期長,投入大。基于這些原因醫藥電商可以考慮與專業第三方醫藥物流合作,充分利用其專業解決方案,保證藥品的安全與高效配送。目前國內部分大型傳統物流企業已涉足這一領域。”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藥品批發企業有1.65萬家,零售企業14萬家,而這些企業95%以上是中小型醫藥企業,自建物流難度大,第三方醫藥物流有很大的參與空間。 順豐等物流巨頭介入 醫藥電商物流配送難題有望突破 藥品物流配送企業務必具備GSP所要求的以冷鏈配送為核心的儲存和運輸條件,以保證藥品安全。據悉,準備入局醫藥物流的順豐已順利研發溫控周轉箱,實現藥品的冷鏈運輸。
可以預見,隨著順豐等第三方醫藥物流的介入,醫藥電商將如虎添翼,原本制約其發展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國裕醫藥在線CEO張小洋告訴記者,“起步階段的醫藥電商與第三方物流合作是必然之舉,將來規模做大后則可考慮自建物流以提升平臺的競爭優勢。”據了解,國裕醫藥在線為第三方大健康產品批發采購平臺,日前已上線試運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