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29 10:23:18 中國江蘇網
關注中物聯
涉農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等20多人聚在一起,為我市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出謀劃策。
據介紹,2014年,我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網店達1164個,農產品網上銷售額35.5億元。其中,第三方平臺銷售額5.7億元,僅“淘寶南京館”,入駐商戶就達400多家,2014年網上銷售額3.2億元。市農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計劃用3年時間,使全市農業電子商務網站銷售額達到100億元,培育年網上銷售額千萬元農業電商50—100個。下一步,南京將要出臺相關政策扶持農業電子商務發展。
不少農業企業發展電商之初會面臨這樣的選擇:是在淘寶、京東等第三方平臺上開店,還是自建平臺?對此,南大商學院教授鄭稱德認為,一些有基礎的農業企業可以建一個兼具銷售、信息交換的平臺,用O2O線上線下互動的形式,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并通過一些線下活動、線下服務相互了解。這些本地化的服務是第三方平臺無法取代的。
物流配送成本高是眼下很多農民網商面臨的難題。高淳慢城大山村的芮愛金去年開了一家賣糕團的網店。芮愛金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快遞費很貴。他告訴記者,糕團不貴,每份10塊錢,但快遞費有時比糕團價格還高。對此,鄭稱德說,農村人口分散,物流成本較高是共性問題,原因是沒有形成規模化。政府可以選擇在一些鄉村建服務中心。網商們一起在服務中心辦公,大家每天集中發貨,這樣達到了一定的數量,中心就可與快遞公司商談價格,降低物流成本。服務中心還可給網商們提供其他諸如技術指導、商品存儲、產品整合等多方面的服務,形成集聚效應。
人才缺乏是制約農村網商發展的另一難題。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前年開始就在淘寶上開起了網店,去年網上螃蟹的銷售額達1500萬元。“但和線下銷售比起來,網上銷售比例仍然較少。”合作社銷售總監邢秀梅說,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缺專業電商人才。因為電子商務有時就是眼球經濟、流量經濟,關注的人越多,能被轉化為消費者的才越多。而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員來推廣。
省農委信息中心主任吳建強說,現在一些基層政府已經著手建設電商園。但在蓋房子建園子之前,最要緊的是幫助企業和農戶找到電商人才。企業可以先招聘,再由政府集中分級培訓,之后由專業人員帶著實踐。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