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29 09:25:47 中國民航網
關注中物聯
早前關于順豐航空要自建機場的消息曾風行一時,但一直沒有該公司的正面回應。6月25日,在2015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順豐速運集團副總裁、順豐航空總經理李勝對此做了相應闡述。
面對論壇主持人提出的順豐為何要在華中地區自建機場的問題時,李勝并沒有加以否認,而是介紹了自建機場的多方面考慮和他們如何選擇貨運機場的所在地。
作為國內領先的快遞企業,順豐速運集團早在2003年就開始使用包機,并在2009年組建了自己的貨運航空公司。順豐航空目前使用40架自有和租用飛機進行快件運輸,每天執行航班100班。
李勝說,順豐速運集團有自建機場的考慮首先是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國際快遞業領先企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全球或者全國的樞紐機場,而擁有一家樞紐機場的好處不僅可以提高飛機的載運率,也可以提高飛機的利用率。順豐速運的網絡目前除了覆蓋國內(包括港澳臺),還已經拓展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俄羅斯、美國等,也希望有一個基地具備口岸的功能。
國內民航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也進一步堅定了順豐速運集團自建機場的信心。李勝說,他們在實際運營中關注到,快遞和旅客的流量是高度重合的,而目前中國200多家機場全部是以旅客為主設計的,沒有太考慮快遞和貨運的需要,這導致快遞流程在地面不夠順暢,更為嚴峻的是,在一些繁忙機場已經出現了客運和貨運爭奪資源的問題,而結果必然是貨運往后退。
而擁有自己的機場還能降低順豐速運集團的成本。李勝介紹,中國快遞業還呈現出由東向西由南向北的單向性特征,這意味著在這兩個方向的貨源充足,供不應求;而在由北向南、由東向西的方向則貨源相對不足,有的甚至低于30%,造成其成本增加。而如果有一個在全國中心區域的機場做樞紐,則可以實現貨運的重新組合,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至于選擇何地建設自己的樞紐機場,李勝也透露了他們的幾個條件。一是在功能上避開航空客運,所以會錯開省會城市和人口密集城市;二是設在全國中部,2小時的航程能覆蓋全國80%的GDP;三是在功能上能與鐵路、公路等交通方式良好對接;四是這個機場要具備完整的口岸功能。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