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10 09:20:16 濟寧日報
關注中物聯
兗州區供銷社把開展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作為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加快建立新型流通和社會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工作,立足供銷社特點和優勢,開發帶動市場需求的電子商務運營新模式,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被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評為2015年電子商務示范縣,成為全市唯一一家榜上有名的縣級供銷社。
兗州區供銷社先期投資300萬元與海信集團共同研發了包括“百意購”、“好品好”、等六大板塊的“百意網”電子商務平臺,利用先進的移動技術和現代支付手段,在原有零售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率先發展網上業務模式,解決農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問題。其中,“百意購”網上購物平臺,實行“顧客網上訂貨,百意超市送貨到社區”的配送模式,保障社區居民可利用手機或電腦登錄“百意購”網上商城下單支付,輕松享受最快1小時送達的閃電式配送和在家門口自動提貨的便捷送貨服務。
創新開通商品直投服務,把商品直接送達社區所在的電子自提柜中,只需憑手機驗證碼就可取回所訂的商品。供銷合作社的根本宗旨是為農服務,供銷社要建的電商平臺不僅是商品交易的平臺,更是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綜合服務的平臺,這也是供銷社電商平臺區別于社會其他電商平臺的最大特點。秉承這樣的宗旨,兗州區供銷社打破把商品銷售從實體搬到網上,僅僅只是增加了一條銷售渠道的“+互聯網”模式,真正借助互聯網思維改造供銷傳統產業鏈,整合為農服務資源,把“互聯網+服務”作為打造區供銷社電商平臺的定位和要求,做到了真正的“互聯網+”。按照區中心店、鎮級體驗店、村級服務站、社區自提點的規劃構架,兗州區供銷社將在全區開辦30家體驗店和服務站,100個自提點,同時增加農資代購、農產品代賣、莊稼醫院網上購票等為農服務項目,把供銷社覆蓋城鄉、上下貫通的為農服務網從線下拓展到了線上,讓電商落地、網購進村、物流入戶,真正解決了“農村最后一公里、社區最后一百米”的難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