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14 09:15:26 中國房地產報
關注中物聯
記者:如何評價當下北京的物流市場?能否對北京2015年物流倉儲市場的發展趨勢做個預判?
羅薔薔:北京市場整體大環境不是很樂觀,但需求還是比較強勁的,不光是使用方,投資方也想進入這個板塊,不過落地的項目還是比較少。首先因為政府對物流的整體控制更嚴格了,從大方向來說,物流已經不是政府倡導的產業,正由市內向外轉移;其次,現有物流物業已經有一定規模,市場比較飽和,流動性相對較弱。
從物流網絡布局上來看,2014年開始,北京周邊燕郊、廊坊已經有很多承接和補充倉庫,2015年可能會更加明顯;電商網絡的大致布局也都已經完成。
從需求上來說,呈現出越來越細分的趨勢,而市場由供需決定,將會出現更加專業的物流作業形態,比如醫藥、冷鏈、城市配送等,這些業態的選址、定位都會與以往不同,會有新局面。
大型分撥型物流不可能留在北京市內了,更多會集中在功能上可以滿足、交通運輸也比較便捷的周邊區域內;對于專業化很強,必須要留在城市內的物流業態,逐步會有結構調整,會有專門的市內分撥站服務終端客戶,比如產業價值鏈比較高、時效性要求比較高的都會留在北京,慢慢地整個格局會更加清晰。
記者:具體到企業而言,普洛斯等外資企業現在是否面臨發展瓶頸?宇培、易商、百利威等可能面對的主要問題又是什么?
羅薔薔:對外企來說,當下最大的挑戰就是在重要的一線城市,大規模獲取土地難度加大了,到手的土地越來越偏遠,如普洛斯的平谷物流園;而二三線城市的發展機會還存在市場需求判斷風險,需要更加慎重地做決策。
一線城市的物理功能分區向城市邊緣轉移是大環境、現實情況,現在政府對于物流產業的開發要求越來越高,需要開發商承載產業、就業、稅收等一系列經濟指標要求,而且現在都倡導土地集約化利用,從土地利用的角度出發,容積率低、建筑規模小、與產業發展結合緊密的業態是政府比較關注的。就算品牌再大,如果還停留在標準化開發階段的話,現在都不容易拿到新的土地。
對國內企業而言,在項目落地性、與政府關系、法律法規流程上來說更有優勢,但在客戶把握上,需要進一步積累客戶資源。本土企業可以多培養、發展合作伙伴型、大型集團客戶,這些客戶的需求往往不是單點而是網絡狀的,從長遠來看,有利于全國市場的布局。另外,倉庫的產品設計、產品質量是不是具備國際領先性,設施、配置是不是達到大型客戶的要求,也需要本土企業不斷探索。
記者:“互聯網+”、“一帶一路”這些新政策是否將對物流地產市場產生深刻影響?物流地產商應如何利用這些利好政策?
羅薔薔:不會有很直接或者很快的影響。但物流是所有產業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受“一帶一路”利好政策的影響,某些節點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物流倉儲業態發展,即如果某些行業的投資有大幅增加,可能會對下游物流終端的發展提供一定支持。這種影響會慢慢顯現出來,現在可以優先布局節點城市。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