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11 09:09:13 互聯網
關注中物聯
消費者距購買終端的“最后一公里”,猶如足球場上“臨門一腳”,是決定消費者購買的關鍵環節。消費者對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呼聲很高,但卻因為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原因總是不被人看好。獵云網近日關注的“百米需”是一家基于“物流最后100米”的社區服務O2O公司,解決了上班族網購包裹接收不便的問題。
南京百米需項目啟動于2013年10月份,隸屬于江蘇百米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百米需聯合創始人武剛向獵云網透露,百米需2014年全年提供了500萬人次的包裹代收服務,預計今年全年可達到2000萬人次。
百米需服務內容包含代收包裹、網購退貨服務、代發快遞、票務、繳費、垂直生活服務體驗等。目前側重于包裹代收服務,今后百米需會通過高粘性的包裹代收服務,將流量和服務導入附加值更高的垂直生活服務。
武剛向獵云網透露,項目進展到現在,公司旗下已經有近2000家合作站點,80%以上是直接與社區周邊個體門店合作,并對商家進行培訓,此外,百米需還與50多家物業合作建立站點。
百米需 社區服務O2O 創業模式
百米需解決物流最后一百米,滿足雙方用戶的需求
1、對消費者而言:
快速:快遞到達門店后,消費者會收到提示短信,憑短信可快速提取快遞;
低價:門店可代為辦理網購退貨和發快遞時,價格比消費者直接叫快遞便宜2-3元(以順豐為例,發快遞正常價格為12元,在門店僅需10元);
高頻和便利:普通網購者每月包裹約2件,一些網購達人甚至達到每周2-3個包裹,消費者可在下班后一次性取走來自不同快遞公司的幾個包裹;
保密性好:消費者網購時只需將該站點作為收貨地點即可,無需擔心泄露家庭住址等個人隱私;
2、對合作站點而言:百米需選取的合作站點大多數為居民小區提供某項商業服務的個體戶,在不影響其原有業務的情況下,包裹代收一方面給個體老板增加了一項新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取包裹帶來的人流量,帶動其自有商業服務的提高。有些合作的個體戶甚至將原來自有業務關閉,專業經營包裹代收業務,高一點的的每月收入可達二三萬元。
目前,百米需的合作伙伴主要有天貓、菜鳥網絡、及順豐、匯通快遞公司。今后延伸的合作伙伴將來自于三方面:其他傳統電商(如唯品會、聚美優品)、多家快遞公司(如EMS、東航快遞)、新型垂直電商和生活服務電商(如E袋洗類似的上門服務,如順豐優選類似的生鮮服務)。
百米需目前的服務范圍在江蘇南京,接下來會在浙江、安徽進行擴張。同時擴充團隊來滿足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在技術方面,升級目快遞代收發系統,優化代購導購網站,打造自己的社區微信公眾賬號。
百米需的當前盈利來源于包裹代收費用(1-2元/件),快遞代寄(5-10元/件),第三方垂直生活服務業務分成、業務推廣費。
武剛向獵云網透露,百米需于2014年獲得了來自南京市政府“321“工程100萬元的獎勵。公司目前依靠自有資金發展良好,為了快速復制目前已探索成熟的商業模式,公司準備5月底將啟動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在1000萬元左右。
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一直被提起,創業者們也看到了這個缺口,紛紛嘗試著創辦新的項目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如獵云網此前報道的整合閑散運力,做拼貨模式的“速派得”和 餐飲最后一公里的“風先生”等等。各個垂直細分領域都在突破最后一公里這個點,筆者認為,如果電商無法自給自足,那么跟百米需合作也挺好,互聯網模式不就是為了提高用戶體驗,給消費者帶來便捷么。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