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3-30 10:32:59 永州日報
關注中物聯
3月29日,不足四個月時間,沒有任何經營經驗,就銷售了1000多斤小米,加上其他雜糧、山貨,營業額達到3萬多元的農民電商郭永娟,一夜之間成了當地名人。
郭永娟是黑龍江省明水縣興仁鎮石人村的普通農民,2014年12月28日,她和丈夫開了一家銷售當地土特產品的網店。
明水縣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是全國產糧大縣,盛產玉米、大豆、綠豆、蕓豆等雜糧雜豆。2014年,有關部委啟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試點工作,明水縣被確定為黑龍江省的試點縣。
3月27日,記者驅車從明水縣城來到郭永娟家。一個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間,兩臺電腦,一部電話,一個5平方米的火炕,構成了郭永娟和丈夫的辦公場所。
紅小豆、黑小豆、自家老母雞下的笨雞蛋……郭永娟在網上銷售的農產品已經接近30種。
“賣得最好的是小米,1斤10元,已經賣出一萬多元錢。”郭永娟說,要不是春節從臘月二十三休到正月十五,還能賣得更多,北京、山東、浙江等全國各地的客戶都有,現在已經賣了352單。
郭永娟向記者展示了網店照片上的當地自流泉水井,自家小米做的小米粥、大米飯。“我就是要把我們農村實景弄上去,這張還有我家炕席呢。”
今年郭永娟打算繼續擴大規模,再開一家網店,專門經營蘿卜干、豆角干、茄子干等干菜,“原料都是自家菜園土生土長的”。
明水縣大項目辦主任遲峰告訴記者,在明水,像郭永娟一樣的農民電商越來越多,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新農人。
“為了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政府正在加緊推進大型電商主體和物流公司進駐農村,為農村物流布局搭橋鋪路,逐步降低農民生產和生活成本。”明水縣縣長洪非說,現在幾家電商和物流企業已經進入選點籌建階段,很快將會解決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物流瓶頸。
洪非介紹,政府還在農產品包裝、宣傳、銷售等多個環節培訓農民,讓農民不僅“種得好”,還要“賣得好”,進一步搞活農村市場,帶動農民增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