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雙11” 北京市發改委發文嚴管快遞亂漲價
發布時間:2017-10-26 10:28:24 北京商報
關注中物聯
“雙11”戰役打響之際,快遞企業是否漲價以及漲價幅度是否合理已然成為輿論的焦點。10月25日,北京市發改委印發《北京市快遞業價格行為規則》(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對企業快遞公開標示商品價格、服務內容、服務價格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要求,并明確表示嚴禁快遞企業操縱、壟斷、哄抬快遞價格,由區級價格主管部門和市級價格主管部門負責管轄快遞業價格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規則從即日起實施,試行兩年。業內專家認為,此次規則的發布有助于凈化快遞市場,使快遞價格走向合理范圍。
市發改委在規則中明確指出,快遞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企業或者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同時,規則要求,具有競爭關系的快遞業經營企業不能達成、實施價格壟斷協議;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企業不能濫用支配地位,排除、限制價格競爭;快遞企業也不能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10月中旬,中通快遞、韻達速遞官方相繼宣布漲價;京東物流、天天快遞、順豐速運表示暫不漲價,快遞企業形成兩大陣營。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12.8億件。如果快遞企業每單平均漲價0.5元,將帶來百億級的市場變化。
快遞專家趙小敏分析稱,規則在一定程度上對快遞企業價格有監督規范的作用,此類文件后續將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過往快遞企業在價格方面的惡性競爭較為明顯,規則明確指出,快遞業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應由經營企業依據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等情況自主制定,通過市場公平競爭形成價格。 規則中還提到,企業不能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價格競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從“小眾試點”到“大眾體驗” 低空經濟融入民眾生活
- 行業多項工作被納入《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上海行動計劃》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