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提出: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助力全面開放新格局
發布時間:2017-10-23 10:14:54 新華社
關注中物聯
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在眾多對外開放舉措中,“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提法受到關注。
所謂自由貿易港,通常是指設在國家與地區境內、海關管理關卡之外的允許境外貨物、資金自由進出的港口區,外方船只、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也可自由往來。
目前內地城市中尚無自由貿易港。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在上海的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自由貿易港區。
“從自貿試驗區到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意味著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是推進開放型經濟的新舉措。”十九大代表、上海市金融黨委書記、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說。
“自由貿易港是自貿試驗區的升級版,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助推器。”十九大代表、陜西省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說,這將為內陸地區開發開放帶來新機遇,也是破解中西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方式之一。
業內人士指出,自由貿易港通常被視為開放程度最高的自貿試驗區,往往能成為一個地區、乃至全球開放高度和貿易樞紐中心。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在自貿試驗區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將會推動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在金融、服務業等領域開放層次更高、力度更大,形成更高程度的資源優化配置,也有助于對接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
他說,自由貿易港建設尚在探索階段,未來推進應循序漸進,可先從沿海、沿江港口試點,在條件成熟時再向內陸地區的空港和無水港推進。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從“小眾試點”到“大眾體驗” 低空經濟融入民眾生活
- 行業多項工作被納入《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上海行動計劃》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