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快遞發布動員令 疏解10億包裹“洪峰”
發布時間:2017-09-27 10:20:07 經濟參考報
關注中物聯
雖然離“雙11”還有一個半月,但中國的快遞物流業已進入戰備狀態。根據中國快遞協會的預測,今年“雙11”期間全行業快遞處理量預計超過10億件。
從2006年的26萬件,到2016年的6.57億件,“雙11”創造了全球快遞業的奇跡。從歷史經驗看,快遞業每年的峰值會變成下一年的常態,今年“雙11”仍有一場硬仗要打。
“今年企業的電子面單推得比較好,對快遞服務的全鏈條都有加速作用。”韻達速遞副總裁賴世強說。相比傳統面單,電子面單串聯起了商家、消費者和快遞企業的數據,可以使發貨速度提升30%以上。
越來越豐富的數據,也使得商品的流向預測越來越精準。菜鳥網絡副總裁、“雙11”物流總指揮史苗表示,今年“雙11”的一個重要看點是“前置倉”的下沉。
所謂前置倉,就是通過大數據分析,挑選出高頻次購買的商品,放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里。
智能算法、自動化流水線、AGV機器人……“在收貨、分揀和運輸等環節,智慧物流對快遞行業的改進非常大,基本消滅了爆倉和積壓現象。”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快遞管理處處長余艷說。
大數據也好,智能設備也好,包裹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離不開最后100米的末端配送。
相比以往,如今的末端配送正變得日益多元化。統計顯示,全國有約4萬家菜鳥驛站、近20萬組智能快遞柜和數十萬快遞代辦點。這些場所將與快遞上門一起,為消費者提供便捷、安全的配送服務。
賴世強表示,“雙11”期間韻達將通過租借各類倉庫分離發貨件和到貨件,提升網點的派送效率。“招兵買馬”也必不可少。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從“小眾試點”到“大眾體驗” 低空經濟融入民眾生活
- 行業多項工作被納入《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上海行動計劃》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