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整合加速 智能快遞柜行業格局或將巨變
發布時間:2017-09-25 09:44:38 萬聯網
關注中物聯
隨著中集e棧花落豐巢,智能快遞柜產業也正迎來一次大的變局。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快遞柜產業布局的競爭,已經成為快遞行業巨頭間競爭的選項之一。從產業發展前景來看,整個快遞產業的整合和融合或許還會進一步強化,由此在未來也將進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
“作為快遞業‘最后100 米’的新生解決方案,受益于國內快遞市場規模的飛速擴張。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16 年快遞業務量完成312.83億件,同比增長51.4%。預計到2017 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達到438億件;2020年快遞業務完成總量不低于1022億單,2016-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34.44%。”中信建投分析師陳萌在研報中如是說。
實際上,我國的智能快遞柜行業在2013 年進入快速發展期,眾多大佬紛紛布局智能快遞柜業務。而隨著跑馬圈地的結束,各家企業的市場份額相對穩定。
“接下來快遞柜行業將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提高行業整體運營效率,進行產業整合,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并真正落地執行。”陳萌分析說。
事實上,就在今年快遞柜產業整合融合動作頻頻。
9月13日,中集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深圳市中集投資有限公司擬將其所持有的深圳中集電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78.236%股權全部出售給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
此次交易,意味著中集集團旗下的智能快遞柜——中集e棧被豐巢全資拿下。無獨有偶,今年7月份,中郵資本、菜鳥網絡、復星資本齊出手,入股三泰控股旗下速遞易智能快遞柜,并將“速遞易”更名為“中郵速遞易”。
值得玩味的是,無論是速遞易,還是中集e棧,在整個智能快遞柜產業中的份額占比數一數二,而從整合對手來看,亦是快遞行業的巨頭,顯而易見這意味著快遞柜行業的格局大變。
材料顯示,中集e棧在北上廣深4個城市運營著1.4萬快遞柜,每天的包裹數量將近80萬件,是目前第3大的快遞柜公司。與豐巢科技原有快遞柜組合起來,總共快遞柜的數量將達到7.4萬。
材料顯示,整合之后,速遞易獲得了中國郵政旗下2.1萬左右的快遞柜。從快遞柜數量上看,整合中郵集團智能快遞柜后,柜體規模將增至7.7萬組左右。
陳萌分析認為,2016 年11 月份左右,智能快遞柜行業內的企業基本上啟動了全面收費模式。而隨著整合的深入,以及盈利模式的日漸清晰,整個快遞柜行業或將迎來拐點。
“據統計目前快遞柜每單收取0.2-0.6 元的服務費不等,按照每單收取0.3 元服務費進行測算,預計到2017 年智能快遞柜的市場規模為14.45 億元,2020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1.98 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85.31%。”陳萌說。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從“小眾試點”到“大眾體驗” 低空經濟融入民眾生活
- 行業多項工作被納入《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上海行動計劃》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