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易不易,快遞柜行業為何難盈利?
發布時間:2017-05-02 09:36:27 每日金融
關注中物聯
日前,A股上市公司三泰控股發布公告稱,因子公司股權轉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鑒于該事項存在不確定性,為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維護投資者利益,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開始停牌……
業內人士稱,從三泰控股此前發布的一系列公告來看,這個謀求資產重組的子公司應是速遞易。快遞柜到底能否盈利的問題,也再度引起市場熱議。
三泰控股2016年年報顯示:因速遞易等業務疲軟,三泰控股去年虧損超過12億。速遞易方面稱:出于自身宣傳和探索新廣告模式的需要,占用了部分廣告資源,導致廣告收入減少;同時執行了寄派件優惠政策,導致收入減少;再加上網點擴張,導致運營成本上升。綜上,造成速遞易整體業務收入較上年大大減少。
每日金融記者發現,目前國內快遞柜行業的格局是:速遞易、豐巢、易郵柜等幾個大企業在母公司的支持下全國布局;其他小品牌在各自區域茍延殘喘。不過不管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他們都面臨著同一個難題,那就是現在做快遞柜業務入不敷出。
以行業龍頭速遞易為例,2013年三泰控股進軍快遞柜。布局早,推廣力度大,讓速遞易很快成為快遞柜行業的老大。受此題材的影響,三泰控股的股價從4元飛漲到40元,市值一度超過400億。但速遞易僅靠廣告收入的單一盈利模式,也為三泰控股帶來巨大虧損,目前其股價也跌到了7塊左右。
快遞柜盈利難已經成為行業痛點。說到這里,記者嘗試從快遞柜設備和廣告主相結合的角度來探討快遞柜盈利難,到底難在哪里。
從廣告主的角度,廣告要形成轉化,無非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場景。以滴滴為例,現在打開滴滴出行,一般都會有廣告,雖然只有短短三秒鐘的一個廣告,但在等待APP打開的這幾秒,用戶一般都會被這個廣告吸引。
二是,強迫性。你在等電梯的時候,或受畫面感染,或被奇怪的聲音嚇到,你都會不由自主的看幾眼這些廣告,久而久之,還能讓你形成條件反射。
三是,有流量。比如騰訊、網易、今日頭條,由于用戶基數大,自然廣告轉化的可能性也越高。
好了,回到快遞柜行業。每日金融記者實地查看成都多家企業的快遞柜后認為:在快遞柜投廣告的性價比不高。
首先,快遞柜本身能投廣告的地方有限,就三個地方:
一是在柜身做貼膜廣告。這位置目前大多還貼著快遞柜公司的宣傳詞、公司LOGO等圖案,上面的廣告很少;
二是視頻。投視頻的多為白酒、快消、汽車、景區、互聯網等行業,但由于大多數公司的網點沒有規模,顯示器尺寸小(沖擊力弱),難以吸引這類廣告;
三是APP。這個就尷尬了,很少有人會為了拿快遞去專門下載速遞易或者蜂巢的APP,規模效應無從談起。
然后,快遞柜行業的粘性很差。以前有個描述支付寶社交做不起來的段子說,用支付寶就為了收款付錢,不是為了聊天交朋友。這和上面第三點的說法類似,大多數人不會為了拿快遞去下載APP,也不會專門在快遞柜前看廣告,拿了就走,來去匆匆。
最后,場景、強迫性、流量,對大多數快遞柜公司來說,還都是浮云。再加上單個快遞柜的鋪設費用昂貴(機器加場地5萬左右),鋪得越多,企業投入越大。除了機器每年的折損,企業還得年年給物業場地租賃費。
網點越多,費用越多;網點越少,越難畫餅、講故事吸引廣告主或風投公司。除了速遞易、易郵柜這種有富爸爸的資本支持,其他企業大多燒不起。現在連三泰控股這樣的上市公司都覺得扛不住,更遑論其他小公司。
快遞柜公司也曾想過辦法創收。比如自身挖潛無望,只好上下其手。2015年,速遞易向快遞員收取使用費,結果造成其業務量急速下滑;2016年,速遞易嘗試向用戶收費,然后收到大量投訴。
不只速遞易,其他大公司的日子也不太好過。豐巢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豐巢最初的方案是打造更多社區服務,但目前來說,還只能通過基礎業務和廣告銷售以求盈利。另一位老牌玩家中國郵政的快遞柜也傳出年年虧損,只不過,虧得起。
在這種情況下,合縱連橫或許是一條出路。此前有消息傳出,中國郵政正在洽談入股速遞易。還有消息說,其實目前有多家企業洽購速遞易,但由于溝通不順利,目前中國郵政的態度不明。
每日金融智庫認為:不管最后的結局是一家獨大、雙雄對屹或者三足鼎立,作為互聯網O2O項目的快遞柜行業,大部分企業嚴重虧損是行業現狀,找廣告主買單則有心無力,直接讓消費者掏錢更是難于上青天。
也有專家建議,快遞柜行業可以嘗試打通產業聯盟,跟金融機構、地產公司和互聯網巨頭等形成互動。
有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快遞柜行業的整體規模還不到百億。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大,但相比平安、萬科、京東這種動輒千億的單個企業來說,合作,似乎沒有吸引力。
還有人說,可以提升快遞柜的功能,通過快遞柜來訂購火車票、飛機票、代繳水電物業等,提升其使用價值。其實這些業務現在基本上都被微信、支付寶、京東給做了。
快遞柜行業的發展還面臨第三方的顛覆。比如在成都,紅旗、舞東風等大型連鎖超市都逐步增加了快遞代收業務,以增加客戶粘性;再加上菜鳥驛站、京東達達等平臺的沖擊,快遞柜企業的未來在哪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