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2-01 11:27:26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關注中物聯
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2016年全國鐵路建設有序推進,進展順利。截至10月底,已有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等22個項目投產運營,投產里程1209.9公里。預計年底前還將有35個項目陸續投產,投產里程2000多公里,屆時,我國西部地區鐵路營業里程將突破5萬公里,2017年春運鐵路客運能力同比增長7.5%。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鐵路總公司持續加大鐵路建設特別是中西部鐵路建設力度,全力確保2016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以上、投產新線3200多公里等任務目標的全面完成。
我國西部地區經濟比較落后,這與西部地區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及交通運輸狀況有很大關系,具體表現為:
一、資源豐富。我國西部地區有色金屬品種齊全,儲量豐富,盛產錫、銅、鉛、鋅、鋁、鎳、鉬、汞、銻、鎢等,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生產基地。除此之外,還含有豐富的煤炭、天然氣及石油資源。
二、交通落后,信息閉塞。我國西部地區面積占全國的55%,而鐵路營業里程僅占全國的25%左右。存在運網密度低、線路質量差、各種運輸方式缺乏合理分工、發展不協調等問題。目前,我國西部地區運能嚴重不足,妨礙了東、西部交流,不利于西部沿邊地區經濟的繁榮。
西部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應以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為指導原則,投資效益為指向,提高綜合運輸能力為目標,促進沿邊經濟為重點,以亞歐第二大陸橋為依托,優先考慮通向能源、原材料基地的鐵路干線建設,完善西部鐵路網。同時,沿鐵路干線大力發展公路運輸,形成完善的運輸網絡體系,加強中心城市之間的經濟往來。
筆者認為,隨著西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立與發展,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必將轉化為經濟優勢,一個四通八達的現代化重工業基地終將聳立在中國的西部,并為加速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