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21 11:14:33 第一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目前,各地“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正陸續展開。
這對提升交通物流業運輸組織效率,優化物流市場格局,規范市場主體經營行為,促進貨運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無疑會起到積極的推動和引導作用。
交通部推無車承運人試點,專家喊話選樣企要有重點、不偏廢
據筆者了解,很多企業,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傳統物流企業對此都十分關注,也有很高意愿參與試點。
然而,作為牽頭這項工作的行業主管部門該如何區分不同企業型態主體,合理把握和布局“無車承運人試點”,做到“試點樣企”選擇“有重點、不偏廢”就顯得十分重要。
就此,本人有以下三點思考:
一是,要分析和了解不同地區物流企業型態。就筆者分析,目前申請“無車承運人試點”主體企業大致分兩種型態:
① 以運輸、站場(倉儲)為主的第三方物流、商貿企業。
② 以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為依托,專門為客戶提供車貨匹配及資源、信息、金融服務為主的“平臺企業”。
從量上看,前者為絕大多數,而后者比例較少。
從分布看,兩種型態企業的分布也不均,且全國東西差距較大。
因此,試點選樣是否需要“綜合平衡”,分析和把握這一現狀,以獲取“無車承運人試點”的最大效應就很值得研究。
交通部推無車承運人試點,專家喊話選樣企要有重點、不偏廢
二是,不同企業試點應找準定位,不可“因噎廢食”。“互聯網+”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總趨勢,且將深入企業經營、社會消費各領域,這無容置疑。
但從現階段物流行業現狀分析,我們又不能不考慮交通物流的實際狀況,從而科學合理的選擇“試點企業”。
對上述兩種型態的物流企業而言,究竟是“互聯網+物流”還是“物流+互聯網”?
如何根據自身特色和優勢揚長避短,對行業試點企業來說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筆者認為:
① 傳統物流企業在面對“互聯網+”這一大趨勢面前,必須對照“無車承運人試點”要求,比照自身實際發展,做到“胸中有數”;
② 不僅要考慮地區發展和環境因素,更要兼顧自身的資源整合和運作能力。
因此,企業在轉型發展中一定要“準確定位”;倘若凡事“跟風而上”,不僅不能發揮自身優勢,相反會由于“因噎廢食”而延誤自身的既有發展。
交通部推無車承運人試點,專家喊話選樣企要有重點、不偏廢
三是,行業部門試點“選樣”要做到“有重點、不偏廢”。
① 對物流“平臺企業”而言,信息化處理、線上資源共享以及資金等是其最大優勢。相反,傳統企業就相對弱勢。
② 就傳統企業來講,其對資源的實體運作和資源調配、整合能力卻具有很強優勢,這對“平臺企業”來說就顯得相對弱勢。
行業部門決不能“看山不看水”,只看“平臺”不看“實體”。因此:
① 在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中,還是要立足“傳統物流”的“小、散、弱”這一現狀;
② 扶持有真正整合能力和運作能力,且自愿加入的“傳統物流企業“試點”;
③ 不僅針對“平臺企業” ,要“以點帶面”的推動大多數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的轉型發展。
而事實上,改變現有物流企業落后狀況,也正是我們推動“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的真正意義所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