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18 09:47:10 天津日報
關注中物聯
目前,“雙11”快件正在陸續派送,但有市民反映,盡管他們的快件已經送抵本市,卻遲遲不能送到家。原因是白天家里沒有人,快遞包裹無法收取。盡管小區配有智能快件箱,但有些快遞小哥卻不愿意使用。此外,物業公司也不愿意代收快件。
市民周先生反映,前天接到了3個快遞小哥的電話,詢問他家里是否有人收件。由于當天家人都在單位上班,無人接收,他就告訴快遞小哥可以把快件放在小區智能收件箱里,或者放在小區物業公司。令他失望的是,快遞小哥告訴他,他們不使用智能快遞收件箱,放在物業公司也不行,物業人員拒絕代收,最后快件被退回到了快遞站,但啥時二次投遞卻沒有了消息。
快遞小哥為何不愿把快件投入智能收件箱呢?一位快遞小哥倒出了苦水,原因是智能快遞收件箱是收費的,每存入一個小件包裹交0.4元;不大不小的,每個交0.5元;大件每件交0.6元。他們每收送一個快件得到的酬勞是1元,如果要把每個快件都投入到智能快件箱里,每天的快遞收入就要減少一半。由于公司也沒有相應補貼,所以他們不愿意付費使用智能收件箱。
南開區一家物業公司經理抱怨,每年“雙11”快件數量大增,過去為方便業主他們會幫忙代收。但是今年出現快件找不到的問題,業主把責任推到物業公司身上。實際上,由于物業人手少,不會設置專門人員管理快件,很難保證不出現丟失,為避免麻煩就不再代收了。
業內人士指出,智能化收件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是遭遇一些快遞小哥感到價格貴不愿意存放的障礙。要破解這個障礙需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快遞公司要鼓勵支持快遞小哥使用智能化收件箱,適當增加相應補貼。二是建議智能化收件箱投資管理公司,適當降低收費標準,重點培育市場,增加快遞小哥的黏性,從長期來看利大于弊。另外,物業公司要本著人性化的服務理念,適當增加人手,替居民代收快件并加強管理。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