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07 09:28:56 中國經濟網
關注中物聯
近年來,為適應社會物流需求特別是快件運輸需求,鐵路部門推出了高鐵快運、電商特快班列等快捷貨運系列產品。今年“雙11”期間,鐵路部門將與電商和快遞企業合作,推出“電商黃金周”服務品牌,提供高鐵快運和鐵路干線運輸物流服務,更好地滿足廣大客戶的物流需求。
鐵路部門要打造超一流的運輸服務品牌,最重要的是完善行業間的協作機制,打造“共享、互補、多贏”的合作平臺。在此基礎上,拓展工作思路,優化資源配置,創新物流運輸方面的發展領域與運營模式。當前,鐵路部門與電商和快遞企業在快捷貨運項目上的合作,已然取得了驕人業績,應當“一鼓作氣”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側供給結構性改革,對于物流供需新常態所帶來的驅動作用,其充分恢復了運輸服務品牌的商業屬性。
毋庸置疑,高速鐵路的發展是鐵路快運贏得市場競爭力的根本性保障,憑借著運輸速度快、運輸能力強、安全性能好等優勢,為廣大客戶提供了優質、快捷、高性價比的服務體驗。高鐵快運是鐵路部門與電商和快遞企業在物流運輸領域開展多邊合作的重要平臺。擁有這個平臺,不僅可以持續推動行業內具體項目的發展,還能就高新技術的迭代運用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交流,積極協調各方立場。發展高鐵快運,既是鐵路市場化改革的主觀需要,也是行業競爭倒逼之下的必由之路。
而作為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者和公共服務者,政府部門應當履行好相應的工作職能。充分利用“看不見的手”,對商業環境進行優化,鼓勵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入到物流產業,形成和諧有序的市場氛圍。說到底,就是通過出臺強有力的扶持政策,打破貿易與投資上的“壁壘”。另外,政府部門還應樹立起“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政府為企業服務”的理念,為鐵路快運的發展提供法律與制度的保障。從而有效降低了投資的風險,實現資金投放便利化,客觀上推動了企業的發展。
為搶占“雙十一”的巨大商機,鐵路部門與電商和快遞企業“搭班子”,無疑是市場化改革之路上的創舉,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經驗。歷史經驗證明,由合作互助所產生的“裂變”,往往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希望鐵路部門能夠積極順應發展的潮流,抓好此次合作的契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