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多式聯運組合效率 推動交通運輸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2016-09-12 10:51:49 萬聯網
關注中物聯
摘要: 多式聯運的概念在我國已經提出多年,目標是公鐵水航多種貨運方式實現無縫銜接,但事實上卻推進緩慢。9月8日,被任命交通運輸部部長不足1個星期的李小鵬,首次公開露面就推進多式聯運。
(2016年9月)9月8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主持召開部務會,傳達國務院第147次常務會議精神,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促進多式聯運發展的若干意見》(送審稿)。
為何如此重視多式聯運?
會議上是這樣說的,加快多式聯運發展——
●是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內容;
●是發揮不同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推動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是促進資源集約利用、實現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
如何推進多式聯運的發展?
會議強調,發展多式聯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充分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不斷掌握多式聯運發展規律,發揮好政府部門的積極作用和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①堅持問題導向,努力消除基礎設施、體制機制、市場環境、運行規則等方面的不適應。
②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政府主要在戰略統籌、規劃引導、標準規范、對口銜接等方面發揮作用,營造公平競爭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③堅持協同發力,加強溝通協調,注重統籌施策和協調聯動,發揮政府、企業和社會等各方作用。
④實施重點突破,加強對多式聯運發展的監測分析,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和企業先行先試,形成經驗及時復制推廣。
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法規標準,加強科技攻關,大力推進多式聯運健康有序發展。
發展多式聯運還需解決哪些難題?
第一,標準需統一
1)首先是運輸裝備的標準要統一。試想想,如果卡車的尺寸標準和鐵路裝載單元的標準不協調,公鐵聯運時進行運輸方式的轉換就會很麻煩,需要對貨物進行倒載、換裝,這樣會導致成本上升。因此,公路運輸使用什么樣的車型,鐵路的平車與它的標準要協同。但裝備標準的一致性在我國是個大問題,它涉及的部委較多,比如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等,所以要不斷加強協調。
2)法規標準要統一。目前,我國各種運輸方式的法規中對承運人、托運人之間的責任邊界、保險、理賠等規定都不相同。這樣的話,多式聯運經營人只能按照不同運輸方式的規定簽不同的合同,分段進行管理。不僅管理成本高,而且最后的結果也不能算是多式聯運。所以,國家需要研究制定多式聯運的運輸規則,使承、托運人的責任、貨物品類的界定、安全的管理、保險理賠等盡量一致化。
3)信息接口標準要統一。目前,公路、水運、鐵路運輸中的信息不同,企業有自己的信息系統,不同的省市、地區也有自己的運輸信息平臺。相互之間基本沒有對接,這樣在多式聯運的信息交互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發展多式聯運,離不開數據交換共享、接口統一。
第二,提高物流企業對多式聯運認知度
目前,由于對多式聯運了解不足,一些只有公路運輸方式的物流公司對多式聯運顧慮重重,擔心被鐵路分流一部分貨運之后,原來做長途、超長途公路貨運的利潤受到影響。現在大多數物流企業都各自為戰,沒有真正打通物流鏈和供應鏈。
現在也有一些大型物流企業開始轉變思維了,比如順豐正在與鐵路談合作,它不認為鐵路貨運改革是搶它的‘飯碗’,反而是給它提供機會,使它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因為它知道哪些貨物需要用航空,鐵路、公路聯運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它的驅動因素是以客戶為中心。
所以,接下來要加強宣傳,多式聯運的概念是什么、有何益處、怎么組織等。
第三,多式聯運組織方式需要優化
對于多式聯運經營人來說,與客戶簽訂運輸合同后要考慮鐵路、公路、航空、船舶運輸方式中,選擇哪幾個、怎么搭配,即哪一段用海運、哪一段用航空、哪一段用公路,這需要多式聯運經營人做一個整體的規劃。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成本、效率以及客戶的需求,對運輸組織方式進行優化。
比如,貨主要求貨物3天內從廣州送達烏魯木齊。多式聯運經營人就需要考慮,怎樣在3天內既把貨物送到又最大限度的節省運輸成本。哪一段用公路、哪一段用鐵路,鐵路運行的規定是什么等,要研究整個過程中的運輸組織問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