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9-08 10:04:25 北京商報
關注中物聯
“黑快遞”在被正名的同時也面臨越來越嚴厲的監管。國家郵政局昨日表示,《郵政市場監管約談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近日經過審議并原則通過。今后,快遞企業如有寄遞服務質量問題突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十類情形將被郵政管理部門約談。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日前主持召開2016年第十次局長辦公會時表示,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辦法》。據了解,該《辦法》于今年6月14日進行公示。
《辦法》對約談的概念、主體、對象、適用范圍和相關程序進行了明確。依照該《辦法》,市場主體有寄遞服務質量問題突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安全隱患突出、違反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規定等十類情形之一但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郵政管理部門可以對其進行約談,及時糾正其違法行為?!掇k法》還對被約談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行了詳細規定。
馬軍勝表示,《辦法》的出臺是一個契機,能進一步加強郵政業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提高全系統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以及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充分調動基層執法人員行政執法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好地規范市場秩序。
政策推動快遞業良性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在加強對快遞業的監管,尤其是在未造成惡性后果的情況下進行監管、矯正?!掇k法》表示,約談適用于郵政管理部門在市場監管工作中,需要通過約談向經營主體了解有關情況,以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檢查,以及對確有違法行為但沒有造成危害后果,通過約談及時矯正違法行為。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6年間,法院審理的涉及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案件發現,1.62億余條公民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其中,快遞公司等成為信息泄露的源頭。業內人士表示,快遞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黑馬”,但粗放式發展也造成惡性競爭,影響行業走向規范劃,甚至影響走出國門挖掘國際市場。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