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快遞包裝“綠”起來需法規先行
發布時間:2016-08-23 09:52:25 德州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隨著網購的興起和快速增長,我國快遞業務量激增。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為206.7億件。按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估算,200億個包裹會產生包裝垃圾400多萬噸,可以堆滿20萬個足球場。按一個快遞包裝盒平均需要0.1平方米膠帶計算,2015年所用膠帶約20億平方米。快遞過度包裝產生的大量包裝物,如何循環利用、變廢為寶,減輕對環境的污染,減少制造紙箱對木材的消耗?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
近日,國家郵政局出臺《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快遞業包裝要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等方面取得明顯效果。無疑從法規層面上對我國治理快遞包裝業的環保問題提出了要求。方案的實施必將推動一批包括綠色包裝新設計、新材料和新功能在內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對提升行業整體科技創新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
也應清醒地看到,快遞包裝回收是一個涉及政府部門、網購運營商、物流行業、消費者多方的巨大系統,要想讓快遞包裝循環利用取得最佳效益,每一方都應參與到“綠色包裝”的行列中來,以實現各方的互利共贏,只有這樣,我們的快遞包裝才能盡快“綠”起來。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