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2025年1-8月,我國物流運行基礎持續鞏固,向好態勢更趨明顯。
宏觀層面呈現規模穩步擴張、結構持續優化、質效不斷提升的積極特征。工業領域高端化、智能化物流需求增長顯著,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在新業態帶動下穩健回升,進口物流韌性進一步增強,國際物流與跨境通道建設穩步推進。微觀層面,物流企業通過服務創新與精細化管理展現較強經營韌性,重點企業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單位成本有效控制,行業競爭逐步從價格導向轉向價值創造,整體運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
一、物流需求總量增速平穩,結構升級持續推進
1-8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29.4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增速與1-7月基本持平;8月當月增長4.8%,增速比7月回落0.1個百分點。受季節性因素影響,8月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波動幅度環比收窄,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增強,物流需求整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工業品物流運行呈現增速趨穩、結構持續轉型升級的特點。1-8月,工業品物流總額累計同比增長5.5%,增速較1-7月回落0.2個百分點;8月當月同比增長4.8%,較7月回落0.2個百分點,整體增長趨于平穩。從結構看,裝備制造業物流需求貢獻突出,1-8月同比增長8.1%,增速高于工業品物流總額整體水平。其中電子、電氣機械、汽車行業物流需求分別增長9.9%、9.8%和8.4%,拉動作用明顯。高技術及數字化相關領域物流需求增長強勁,模擬芯片、工業機器人、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等高端產品物流量增幅介于15% 至50%之間,反映出工業制造相關物流需求向高附加值、智能化方向加速轉型。
消費物流保持穩定,新業態驅動增強。1-8月,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5%,增速較1-7月提高0.3個百分點,顯示消費相關物流需求恢復有所加快。從結構看,新型模式蓬勃發展,線上消費物流持續活躍。即時零售交易額和直播電商交易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1-8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6.4%,增速比1-7月加快0.1個百分點,快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個百分點。鄉村消費物流需求持續增長,農村電商潛力同步釋放。8月,縣鄉消費市場穩健增長,農村物流商業設施不斷完善,帶動下沉市場與農村電商同步回升,8月份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指數為131.7點,比上月回升0.2點,為民生消費物流需求注入持續動力。
國際物流緩中趨穩,進口物流結構優化進程加快。1-8月,進口貨物物流總額同比下降1.9%,降幅較1-7月收窄0.5個百分點;8月當月同比增長1.9%,增速環比提升0.5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小幅增長,進口物流呈現企穩態勢。分貨品看,進口物流呈現結構性分化,基礎原材料進口物流量有所放緩,中間品與消費品增長動能相對穩定。主要大宗商品進口物流量均有不同程度回落:1-8月鐵礦砂及其精礦、煤及褐煤進口量同比分別下降1.6%、6.9%;機床與集成電路等中間品領域進口物流量保持穩定增長,累計同比分別增長13.6%、8.5%;干鮮瓜果及堅果、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等消費品領域進口物流量增勢良好,累計同比分別增長14.4%、9.7%。
宏觀調控政策協同發力,為物流需求穩定增長提供堅實基礎。今年以來,一攬子宏觀政策持續發力,促進多領域物流需求保持較快增長。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有效釋放相關產業鏈上下游物流需求潛力,推動家用電器、通訊器材等重點品類商貿流通物流實現較快增長。大規模設備更新與綠色轉型政策共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與相關物流需求質效提升,1-8月再生資源物流總額同比增長12.9%,年內保持較快增長。同時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等綠色產品產量持續較快上升,支撐經濟綠色化轉型持續深入。“兩重”項目等重大戰略投資的扎實推進,相關工程建設為穩定原材料制造等傳統物流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二、物流供給規模穩步擴張,結構性調整持續深化
物流業總收入增速趨穩,產業升級態勢良好。在產業提質升級的強勁驅動下,物流行業供給端積極變革,多數細分領域運行態勢良好。從市場規模看,1-8月物流業總收入達9.4萬億元,同比增長4.6%。從行業景氣看,1-8月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均值為50.6%,物流企業新訂單指數連續7個月保持在景氣區間,顯示物流活動依然較為活躍。從結構看,鐵路運輸等傳統物流服務轉型升級推進,電商快遞等新業態物流服務持續領跑,跨境國際物流韌性提升,物流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鐵路運輸支撐重點產業鏈運行,服務效能穩步提升。8月份,鐵路物流運輸旺盛,國家鐵路日均裝車同比增長6.0%,環比增長1.7%,自5月份以來連續4個月環比增長,貨量升至較高水平。從重點貨類看,鐵路運輸在電煤等重點物資保障方面發揮了大動脈作用,1-8月發送煤炭13.8億噸,其中電煤9.4億噸,為各地迎峰度夏的能源需求提供了可靠運輸物流保障。從服務升級看,在業務增長的同時鐵路物流產品供給同步優化,城際快捷班列、大宗直達列車以及冷鏈物流等專業化服務大力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成效顯著,鐵路95306平臺已上線78條多式聯運“一單制”產品線路,1-8月國家鐵路累計發送鐵水聯運集裝箱貨物1148萬標箱,同比增長17.5%。
電商快遞規模持續擴張,區域結構不斷優化。8月電商物流總業務量指數為131.4點,比上月回升0.5點。電商快遞物流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區域發展更趨均衡。電商物流與現代農業、文商旅產業深度融合,8月水果、海鮮等特色農產品寄遞量顯著增長。從區域分布看,當前東部地區業務量占比超過七成,但中西部地區比重同比均呈現上升趨勢,農村與城鄉業務協同發展。從運行效率看,主要電商快遞企業在加大航空、高鐵等運力資源投入的同時,通過增加無人車運輸、配置自動分揀機等方式提高作業效率,顯示出電商快遞物流作為新業態的強勁活力。
國際物流供給品質升級,多線支撐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今年以來,國際物流呈現規模與質量雙升的發展態勢,有力我國推動貿易多元化舉措落地實施。鐵路運輸方面,1-8月份中亞班列累計開行9626列,再創歷史同期新高,發送貨物75.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2.7%、31.1%,通達亞洲11個國家超過100個城市,覆蓋的深度與廣度均有所提升。港口方面,海關進出境船舶8月同比增長5.5%,8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 502 萬標準箱,創月度新高;寧波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破400萬標準箱,上海港、寧波港等港口作為國際樞紐港地位不斷增強。航空貨運方面,在跨境電商等需求帶動下,航線拓展力度持續加大,國際航線網絡布局有所增強。1-8月份國際航線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長22.6%,8月仍維持19.9%的高速增長。跨境物流通道的基礎設施與運營效率有了進一步提升,今年前7個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運輸貨物87.2萬標箱,同比增長75.3%,已成為推動連接國家產業鏈循環的重要物流動脈。
三、服務價格與企業經營聯動,微觀物流主體韌性凸顯
物流服務價格呈現分化走勢,行業競爭態勢出現改善跡象。今年多項整治“內卷式”競爭政策出臺,近期部分領域物流服務價格出現改善跡象。海運方面,8月處于“迎峰度夏”電力煤保供補庫尾聲,疊加鋼鐵行業為應對“金九銀十”旺季提前開展鐵礦石補庫,大宗商品沿海運輸需求旺盛,運輸服務價格有所上漲。8月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月平均值為1070.1點,環比上漲3.3%。公路運輸方面,運力市場較為充足,新能源重卡置換持續推進,運價水平總體平穩、略有增長。8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月平均值為105.1點,環比回升0.01%。快遞服務方面,8月快遞行業平均單票價格緩中趨穩,環比小幅提高0.01元,同時部分區域積極推動反內卷,頭部企業單票價格環比上浮1-3%。
物流企業經營展現較強韌性,模式創新驅動效益邊際改善。重點調查數據顯示,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物流微觀主體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通過服務質量升級、模式創新和精細化管理,實現了經營指標的穩步提升。1-8月重點調查的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4%,業務收入增速連續三個月保持基本穩定。面對市場變化,物流企業積極創新業務模式,通過多式聯運、供應鏈整合等策略開辟新增長點,同時在細分領域物流服務價格回升等多重因素帶動下,行業整體呈現邊際改善態勢。百元物流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95.1元,比1-7月降低0.2元,“反內卷”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物流企業競爭趨于有序,正逐步從價格戰向價值創造轉變。
綜合來看,1-8月我國物流運行呈“總量平穩、結構升級、質效提升”的發展態勢。工業品物流領域內,高技術制造業與裝備制造高端板塊增速領跑;消費物流受益以舊換新政策與線上消費雙重驅動;進口物流加速回暖,共同支撐物流需求穩定增長。物流供給端實現規模與品質雙升,運輸結構持續優化,國際跨境物流多維升級。微觀層面,不同運輸方式價格分化,行業競爭趨緩,微觀物流主體韌性凸顯,整體實現“平穩運行”與“質效提升”的雙重目標。
四季度物流行業傳統旺季來臨,需求有望保持較快增長,結構優化升級步伐預計加快。數據顯示,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多月保持在55%以上的高景氣區間,8月份該指數為55.8%,前8個月均值達到55.4%,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表明微觀主體對未來市場發展預期總體向好。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中的風險因素依然存在,如近期波蘭關閉與白俄羅斯的邊境口岸,導致承擔約90%中歐班列貨物清關的馬拉舍維奇口岸陷入停滯,直接沖擊汽車零部件、電子設備等高端制造業的供應鏈國際循環。面對復雜局面,下階段物流仍需緊貼國民經濟發展需要,著力從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支撐國內國際循環暢通,助力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最新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