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4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4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2%。自去年至今,我國跨境貿易捷報頻傳。毫無疑問,跨境貿易的節節攀升與順利達成,背后離不開跨境物流與供應鏈服務。正是許許多多的供應鏈企業,通過提供跨境供應鏈服務,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貢獻了力量,這在全球新冠疫情尚未消退的當下尤其難能可貴。
多年來,我國供應鏈企業集中扎堆深圳,而在其他地方似乎難以形成氣候。因此,談及供應鏈企業,必然繞不開深圳,也不得不說在供應鏈領域領先的典型代表深圳市朗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華”)。自2006年成立以來,朗華供應鏈專注于“微笑曲線”左半邊,關注從原材料、研發、設計、制造直至產成品的中間環節,通過構建全球工業互聯平臺,打造集“跨境、倉儲、金融、工業展館、工業教育、工業耗材”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幫助實體經濟和工業制造降本增效,提升產品價值,助力中國高端制造業。
朗華董事長張春華是一位典型的客家人,他為人低調務實,勤勉堅毅。在企業文化上堅持倡導“孝心文化”。為了解跨境供應鏈在疫情下的發展情況及其對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的貢獻,《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4月中旬在深圳對張春華進行了專訪。
業績創下歷史新高
CLPMA:2020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我國跨境貿易增長迅速,朗華以跨境供應鏈作為主營業務之一,公司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長情況如何?
張春華:伴隨跨境貿易的迅速增長,朗華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今年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了70%左右,這也是我們公司創立15年以來業績最好的一個季度,創下了歷史新高。2020年,朗華銷售額增長74%,利潤增長了150%左右。
CLPMA: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遭受沖擊。在這樣的環境下,您認為朗華供應鏈2020年緣何實現逆市爆發?
張春華:雖然2020年全球經濟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朗華業務實現了大幅增長。究其原因,我們得益于時代,得益于行業,得益于國家控制疫情的紅利,以及對新基建和制造業的關注與重視。
去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主要致使全球客流受到限制,但物流并未受限。尤其是在歐美等國家疫情控制不力的情況下,中國借助抗擊疫情的成功,使得中國產品在全球更加重要,相應的物流與供應鏈服務也實現了爆發式增長。
CLPMA:目前,朗華主要有哪些業務板塊,各占比多少?
張春華:我們專注于工業生產服務,定位是中國高端制造“微笑曲線”左半邊的綜合服務平臺。目前主要分四個業務板塊,占比基本均等,分別是跨境供應鏈占比30%,工業倉儲占比25%,供應鏈金融占比25%,其他服務占比約20%。
CLPMA:朗華供應鏈為制造業上下游提供一站式全球“門到門”跨境供應鏈服務這一定位是何時確立的?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什么?目前上下游合作伙伴共有多少?您如何選擇境內外的物流合作伙伴?
張春華:我們有兩個初心:一是服務中國的高端制造業;二是為中國的高端產品降本增效,希望它們在世界銷售平臺上有競爭力。我們在2010年就確定要為制造業上下游提供一站式全球“門到門”跨境供應鏈服務,因為中國的企業走出去卻沒有中國的物流和供應鏈服務,比如像日本有日通,美國有UPS。
我們作為跨境和外向型企業,意味著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一是資源整合能力;二是創新能力,包括渠道、操作技術、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創新。目前,我們服務的客戶有1萬多家,公司合作伙伴總共數千家。我會在每個細分市場選擇前十名的供應商合作,包括空運、海運、貨代等各個領域,比如普洛斯、安博、UPS、FedEX、馬士基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
CLPMA:朗華的跨境供應鏈業務主要面向哪些國家和地區?如何實現全球“門到門”跨境解決方案?
張春華:主要針對有高端制造業和高端裝備的地區和地方,國外包括墨西哥、德國、韓國、印度、印尼、越南;國內包括上海、浙江、安徽、重慶、北京,還有大灣區包括東莞、惠州、中山、南沙等地。公司通過中歐班列,以及與招商局、日通等國內外企業合作,實現到全球“門到門”的服務。
投資布局軟硬件兩手抓
CLPMA:自2006年創立以來,朗華的發展是否一直順風順水?公司是否經歷過風險或發展的拐點?
張春華:公司一直以來都比較順利,從成立到現在沒有虧損過,我們合法經營、量力而行、穩健前行。
CLPMA:近年來,朗華最大的投入在哪些方面?供應鏈產業園和工業倉儲方面的投入對公司發展而言意味著什么?
張春華:朗華大的投入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構建有競爭力的信息系統,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我們的業務運作沒有受到約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信息系統保障了運作穩定。二是“一帶一路”深圳中歐班列。三是工業央倉,現階段主要布局在深圳、香港、惠州、上海、廈門等地區,未來我們會持續發力。到2025年的目標是自建100萬平方米,營運400萬平方米。倉儲的投入是為了構建中國電子料件的中央倉,以及灣區耗材集散中心。目的一是降低制造企業的倉儲成本,新加坡、達拉斯和香港的倉儲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二是幫助制造業大量控制運作風險,控制貨權。
CLPMA:朗華供應鏈提出未來布局國際化戰略“41111”工程,可否具體詮釋一下“41111”的內涵?
張春華:朗華的戰略定位是成為中國高端制造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公司創立15年來,我們已基本完成平臺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型的構建。圍繞我們現在服務客戶的服務內容,我們下一個五年的愿景和目標是完成“41111工程”。具體來說,4是指實現4個公司上市,4個1分別是一個華南最大的工業超市(針對耗材),一個工業電商平臺(針對設備),構建100萬平方米的工業倉庫(對電子料件),建立100億元的工業金融規模。
CLPMA:創業15年以來,您認為最大成就有哪些?您現在主要承擔公司的哪些工作?
張春華:其實我們現在最大的成就,也是朗華的三個創績:一是構建100萬平方米的工業電子中央倉,已建30萬平方,估計三年建成。二是拿到了全球第一家工業互聯網銀行,在全球138個國家都可以通用,預計今年8月份開業,將會賦能高端制造業。三是構建灣區最大的工業超市。目前我主要負責公司戰略、新開發產品的落地,以及內部管理。
不忘初心 量力而行
CLPMA:您為何在企業文化上倡導“百善孝為先,百事行為先”?具體踐行上公司是怎么做的?
張春華:這樣的企業文化,主要是希望激勵員工成為對社會、對時代有感恩、有良知、有修養、有奉獻、有創造的一群人。我們公司的初心就是為實體經濟做點事,百事行為先是希望員工是勤奮的、落地的、實戰的;“百善孝為先”具體做法比較多,比如我們每年將公司發展狀況做個簡述發給員工父母,每年感恩節會邀請員工父母來深圳、來企業參觀,給員工父母寄感恩禮品,員工父母生病也提供醫療幫助,同時也要求員工跟家里保持書信或電話往來,將員工在深圳生活的點滴制作卡片和相片寄給員工父母,另外懷孕女員工可以享受晚到和早退的福利。
CLPMA:作為一家領先企業的掌舵人,您認為需要具備的重要品質有哪些?可否概括說明您創業15年來最大的心得體會?
張春華:作為企業掌舵人,一是愛國愛黨,二要愛行業,三要不忘初心。重要品質包括忠誠、勇氣、毅力、包容、創新、學習、自律、分享、奉獻、自強。其中自律很重要,要量力而行不貪婪,不違法不違紀。
心得體會我覺得主要是量力而行、責任擔當、自強不息、不忘初心、全力以赴,為我國“一帶一路”發展和工業4.0做點服務,為我國高端制造業轉型升級做點實事。同時,也讓朗華員工有追求、有理想、有尊嚴,實現人生價值,不負芳華、不負使命。
最新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