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對于京東而言,強化物流和供應鏈也是贏得戰爭的關鍵因素。與達達的合并強化了其快速配送的能力,在供應鏈方面與沃爾瑪的合作也進一步提升了供應鏈效率。
當然,這也說明了電商會越來越注重線上和線下購物體驗的結合。在2016年,成為最大線上商超的京東,不僅與沃爾瑪、一號店、永輝超市等通過供應鏈、物流等合作來聯通線上線下,還透過新通路事業部從倉儲、物流、營銷等方面來布局線下的中小門店。
無獨有偶,阿里入股銀泰、蘇寧以及三江購物,亞馬遜揭曉實體零售店業務Amazon Go,當當網攜手步步高試水“O+O”概念實體書店等案例,無不在說明著未來電商會更加注重線上線下的融合,這是2017年想要發展的電商們務必要注意到的一點。
另一方面,隨著京東的第三張物流大網的全面鋪開,京東成為了擁有中小件、大件、冷藏冷凍倉配一體化物流網絡的電商企業。在某種程度的意義上,它讓京東告別了“物流賠錢”的尷尬局面。誰都知道建立物流重要,但這種“重”模式挺不下去就是滅亡,而京東挺過了,所以迎來了春天。將本身能力開放給外界,讓自我擁有更強的造血能力,京東這一招值得大家借鑒。
同年11月,京東集團批準并授權京東金融重組。早在1月份,京東金融便獨立融資了66.5億人民幣,估值達到466.5億元人民幣。在“無金融,不電商”的今天,金融服務也已成為阿里、蘇寧、國美、唯品會等企業的標配,讓其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也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雙十一中亮眼的不僅是電商平臺的銷售額,還有高科技與巨大零售市場的激情碰撞。
今年雙十一,無人技術表現相當搶眼,這是京東“X事業部”交出的成績單。成立于5月的京東X事業部聚焦無人技術研發,并且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等智能物流項目相繼落地。而成立于11月的京東Y事業部則著重打造智慧供應鏈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驅動零售行業升級。
事實上,通過AR/VR技術、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等創新科技,真正實現物流智能化、無人化,將行業和社會的運營成本降低至極限,將用戶體驗提升至極限已經成為業內的一種共識。
亞馬遜的Amazon Go以智能化和新技術作為突破口,eBay收購SalesPredict來強化自身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等能力”等,都頗具前瞻性,這些高科技現在或許不是盛宴的主角,但各個電商巨頭的競相布局 意味著它們勢必成為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總結
總體而言,電子商務的交易總量如今占到全國零售交易的15%,盡管相比10年前翻倍甚多,但這個空間足夠大,遠未看到天花板。也正因為如此,口舌之爭勢必變為真正的短兵相接,市場留下的永遠是強者之中的更強者。
電商們想要在2017年笑到最后,或許真的要向死而生。要把控住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服務、供應鏈等關鍵詞,通過合作、重組、多元化發展,并順應線上線下融合、新技術支持等趨勢,這樣才能從容度過,不至于喘不過氣來。
最新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