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模
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醫藥(600056)物流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指出,醫藥電商參與者數量眾多,市場競爭激烈。
從2005年京衛大藥房獲得第一張醫藥電商牌照到2010年,6年間獲得交易資格證書的企業數增加到23家,網上藥店增加到10家,中國醫藥電商發展緩慢。
2011年6月天貓醫藥館試水(2012年2月正式上線),2011年9月,開心人網上藥店單月銷售額突破400萬元,為當時醫藥電商單月最高銷售額,成為行業標桿,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正式進入快車道。
截止到2015年7月,我國獲得醫藥網上交易資格證書的企業為442家,網上藥店329家,現階段獲得網上交易資格證書的企業和中國網上藥店數量不斷增加,在經過初期的快速增長后,現階段增速放緩,目前行業內參與者眾多,市場競爭加劇。
區域格局
廣東省醫藥電商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優勢明顯。其次為浙江、山東、江蘇、河北、北京、上海等城市。
市場格局
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醫藥物流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中指出,B2B是中國醫藥電商交易主體,且受國家調控影響大。
中國醫藥電商B2B業務在2009年達到頂峰,整體市場規模約1000億元。隨后,各省招標平臺建成,政府正式介入B2B發展,導致藥企B2B業務“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的鏈條被切斷,市場空間被壓縮為非主流藥品市場(小型零售藥店、非公立醫療機構)。
B2C市場規模增幅回落
中國醫藥電商B2C市場規模從2009年開始呈爆發式增長,到2012年增速逐漸放緩,并呈平穩增長趨勢。2015年,醫藥電商B2C市場規模接近150億元。
最新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