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雙11”和“雙12”,快遞業務量再創佳績:“雙11”當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1.48億件,“雙12”當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1.13億件。
如此龐大的快件數量,讓人欣喜我國快遞業正迎來最好的時代。但同時不能忽視的是,快遞員在爭分奪秒派送快件途中的交通安全問題也愈發突出。至于造成快遞員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工作量大,疲勞駕駛屢禁不止。以往,我們都說常年奔波在天南海北的卡車司機最該防范疲勞駕駛,因為一旦出現事故,車毀人亡屢見不鮮。而今,在快遞配送領域,疲勞駕駛也成了安全殺手。特別在“雙11”“雙12”這類網購狂歡季前后,快遞員的送件量劇增,工作強度超乎尋常的大,一些快遞員甚至啟動 “連軸轉”模式,有時吃飯時間都 “省”了,只為順利完成當天送件任務。
這樣吃苦耐勞的精神值得贊揚,可如因此而讓自身處在交通安全的紅線之外,那就大不應該。據《現代快報》報道稱,在南京,“雙11”等特殊時期,由于快件量大,快遞員身心疲憊趕著送貨,最終電動快遞車事故量要比平時高出一倍左右。可見,要想趕走交通安全背后的事故隱患,疲勞駕駛這道坎必須跨過。
第二,意識淡薄,安全問題置若罔聞。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交通事故頻發,“無心”其實也是罪魁禍首之一。就眼下情況來看,快遞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仍然參差不齊,在安全意識上更是有著不少盲區存在。這些快遞員往往忽視了,要想完好快速準時地將快件送達,沒有交通安全作保障是萬萬不行的。
令人揪心的是,在“中國式過馬路”——“只要人湊夠、紅燈任你闖”這類畸形思維的影響下,部分快遞員似乎也已習慣隨波逐流,跟隨人潮,橫穿馬路,以身犯險,視紅綠燈為無物。并且,筆者還曾看過,一些快遞員貪多求快,將貨物高高摞在快遞車的上方,僅用兩根繩子固定住,行駛起來搖搖晃晃;一些快遞員駕車逆行,人來人往,全然不顧,“自由自在”忘我穿梭在大街小巷,有時距離剮蹭到他人僅僅在毫厘之間。
故而,筆者要說,是時候對快遞從業者的交通安全問題施以重拳了——不僅僅要為電動快遞車本身的安全性把關,更要對快遞員的駕車行為和習慣進行 “約束”。為減少快遞員駕車事故的發生,有關部門、快遞企業及快遞員自身都該將交通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對待。只有這樣,針對交通安全的宣傳才能起到效果,措施才能達到目的,交通安全才不至于淪為耳旁風一樣吹過。
最新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