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亞通深圳新總部。攝影 王豫剛
從做單一代理采購的行業服務型企業,到運作“IT物流”轉型為平臺型企業,成為專業供應鏈服務商,經過多年嘗試、實踐與積累,2015年,怡亞通再次創新,自我定位為“生態型企業”,矢志打造共享共贏的O2O供應鏈商業生態圈。
文|中國經濟信息 記者 王豫剛 李雪
近期,“供給側改革”成為中國宏觀經濟的熱詞,其核心之一是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然而在很多領域,生產型企業及相關產業鏈想要降低成本,關鍵節點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工與固定開支,而是迫切需要降低采購與流通環節的消耗,根據高效傳導的需求信息來調整產業結構,提升整體供給效率。
精于供給管理服務、著力提高供給效率,這屬于高端信息服務,而落到實際經營層面,已經遠遠超出物流企業覆蓋的范疇,行業信息平臺也難以實現。這種“四不像”的經營如何才能實現?
有一家公司也許可以完美地解答這一問題。
它的名字叫怡亞通,是中國供應鏈行業第一家上市企業。在不斷嘗試深度優化供應鏈生態的發展之路上,它從未止步。
以供應鏈為核心的企業創新
什么是供應鏈?
從生產廠家接到貨,送到銷售終端,就是最簡單的供應鏈。在這一基礎上合理調配倉儲、物流、資金、人員,就需要一個信息平臺,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為生產廠家提供原材料大宗全球采購,原材料與產品進出口通關,幫助品牌商層層分銷至三四線城市乃至鄉村級別的零售終端,實現高效供給,提供配套的商務管理。
甚至,它可以捕捉消費終端的敏銳變化,驅動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減少消耗,降低風險,最終促成“虛擬生產”。
供應鏈,是連通生產端與消費端的“任督二脈”。
作為中國供應鏈行業第一家上市企業,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怡亞通”)現在總市值已經穩居深圳證券交易所前十名。2012年、2013年、2014年間,怡亞通凈利潤分別為1.3億元、2.08億元、3.24億元;不久前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其已實現凈利潤近3.49億元,同比增長超50%。
不斷“自我革命”,讓怡亞通走在了行業前端。2003年,為了獲得思科的訂單,怡亞通放棄自己原有的IT管理系統,斥資數百萬重新開發了一套全面對標世界五百強企業標準的管理系統,這使得怡亞通成為了大型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首選供應鏈服務商,AMD、飛利浦、摩托羅拉、神州數碼等企業都陸續成為了怡亞通的合作伙伴。而當怡亞通在2009年啟動“深度380平臺”計劃之后,又與寶潔、聯合利華、雀巢、強生等眾多行業頂尖品牌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如今,在低調潛行中業績持續高速增長的怡亞通,深度供應鏈業務也在不斷增強,除了不斷拓展的國內市場,目光也投向了海外。2015年8月,怡亞通突然發聲表示正在籌劃收購某境外上市的世界500強企業。在國內快速發展的物流企業與電商平臺不斷涉足供應鏈產業的當下,怡亞通此舉究竟是“蛇吞象”的貿然擴張,還是籌謀已久的長遠布局?在多位公司高管的回答中,一個緊密聚合品牌企業、物流商、金融機構、增值服務商的“全球供應鏈生態圈”計劃漸漸成形。
“共生共榮”打造商業生態圈
“我們現在的生態圈里面,是讓大家活得更好,而不是讓人家沒法活,這也是我們和阿里、京東這些互聯網巨頭不一樣的地方。”怡亞通副總經理李倩儀是這樣回答《中國經濟信息》記者有關電子商務領域競爭疑問的。
作為從線下為生產型企業進行進出口業務服務外包而介入供應鏈管理起家的怡亞通,具備一項其他企業難以復制的優勢,即對企業內在業務流程的深入理解。
“我們將以全國最大的分銷平臺380平臺為核心載體,構建中國中小零售門店的‘終端聯盟’,最終力圖使60%的380線下分銷客戶,即超300萬的零售門店將成為怡亞通終端聯盟中的一員。所有商店是能互動的,我們能提供B2B、B2C、O2O平臺和金融服務及終端傳媒服務”,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表示。總體而言,怡亞通推動“3+5生態戰略”,“3”即線上宇商網(B2B)+云微店(和樂網的網上商店)+和樂網(B2C);“5”即線下分銷平臺+O2O金融+終端傳媒 +零售服務平臺+增值服務,最終五維一體化。

怡亞通生態圈
“我們要實現資金流、信息流、物流、業務流和服務流在整個生態圈里的五流合一,閉合循環,為此我們設立了金融服務平臺,設立了終端傳媒平臺,并通過嚴格的系統和風控來為我們生態圈中的企業服務。”李倩儀表示。
供需匹配提升企業競爭力
從“重需求管理”向“重供給端管理”的風向轉變,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正符合了怡亞通目前的戰略構想。
經過調研,怡亞通發現小商戶普遍面臨四個問題:消費者越來越挑剔,經受電商不斷沖擊,經營管理出現瓶頸,融資存在壓力,單打獨斗很難突圍。而怡亞通擅長的,可以幫助終端商戶“上網”、融資、創新經營。
在周國輝看來,商業生態圈是以共享、共贏為宗旨,構建能力互補的價值網絡,實現全鏈條上關鍵的優勢資源協同發展,從而創造一種動態平衡的商業發展生態,實現最經濟、最大限度的成長。在商業運作中,用供應鏈思維和運作方式,把傳統經濟和互聯網捆綁在一起,并利用大數據、 O2O等商業模式手段,讓互聯網新技術與供應鏈服務結合,構建共享共贏的供應鏈商業生態圈,才是未來發展的商業王道。
怡亞通副董事長陳偉民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怡亞通已經開始為內地制造業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和進出口解決方案。“比如我們與海關合作,為江西的家具廠提供在深圳的全套清關服務,無論是木材原料的進口還是家具產品的出口,廠家只需要在生產所在地完成填報手續,其他環節通過我們的服務就可以完成,我們還可以為他們提供貿易融資,這樣就節省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
“我們通過對加入我們平臺的終端商戶進行品牌升級,與金融機構合作,依托我們的O2O平臺向他們提供融資服務,比如統一加入我們的和樂生活超市品牌,通過宇商網進行采購,星鏈微店延伸到移動端銷售。可能以后有人在網上買東西,我們就近就送了,打造更快速的網絡配送。”李倩儀說,“我們希望把上游采購和下游銷售串通起來,打通‘任督二脈’。以后在社區門店里面,可能會把手機充值、交社保、保險、訂機票等等綜合類的服務一站式完成,同時通過我們的傳媒終端完成商品的展示、傳播。”
按照怡亞通互聯網戰略副總裁傅瑜的預測,在“金融 +媒體 +宇商網 +云微店 +零售加盟連鎖”這幾大引擎的支撐下,怡亞通打造的 O2O供應鏈生態圈未來鏈接著幾百萬家商家,未來零售規模可能會超過2-3千億元,覆蓋的人群會超過 5-6億人,承載的服務可以鏈接到成千上萬的社區,一個規模超萬億的生態圈將逐步形成。
在廣發證券最新的研究報告中,已經將怡亞通的市值預期提升至千億水平。而早前周國輝的一席話,似乎正反映了這家企業的愿景:“你如果只是將怡亞通看作一個行業服務的公司,我估計怡亞通不會到今天的市值;如果只是將怡亞通看作一個平臺公司,可能就是我們現在的市值;如果是把怡亞通作為生態公司,那么肯定不止現在的市值。”
“五年到十年內,深圳的世界500強公司,怡亞通肯定有一席之地。”周國輝說。
最新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