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4 23:10:26 研究室
關注中物聯
推動物流主體做強做優做大
邁向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道路
——在第40屆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 蔡進
2025年10月24日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聚在充滿創新活力的深圳,共同迎來第40屆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的隆重召開。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蒞臨本次盛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以及媒體朋友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感謝!
自2005年中物聯組織開展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以來,已經走過了二十年不平凡的歷程。二十年來,A級物流企業評估逐步從行業內部的規范性貫標嘗試,發展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動現代物流事業的重要抓手。截止到目前,我們已經評估了40批共11287家A級物流企業,其中代表行業最高水平的5A級物流企業超過590家。A級物流企業已經成為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金字招牌”,得到了行業企業、客戶單位、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正在成為建設現代物流體系的“主力軍”。可以預見,A級物流企業發展正當其時,前景廣闊。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昨天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發布,全會高度評價“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公報提出,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實現良好開局。同樣,“十四五”時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物流綜合實力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為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是國民經濟降本增效的關鍵抓手,在推進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先導作用。
一是經濟保障更加有力。“十四五”期間,我國社會物流總額保持穩中有升態勢,5年間增長約80萬億元,十四五末全社會物流總額規模有望達到380萬億元,基本適應國民經濟對物流需求保障要求,為國民經濟健康有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市場規模逐步壯大。我國物流業總收入規模持續擴張,5年間增長約4萬億元,十四五末將首次超過14萬億元,市場規模有望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成為具有內生成長動力的市場,對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做出突出貢獻。
三是物流成本穩步降低。中共中央、國務院部署開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十四五”時期,前四年合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8900億元。如2025年降到14%以下水平,五年可節約超過1.1萬億元,為實體經濟降本增效帶來“真金白銀”。當前,國民經濟中的勞動力、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壓力較大,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將對國民經濟降本增效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是企業主體做強做優做大。“十四五”期間,我國共評估A級物流企業4985家。中國物流企業前50名業務收入增長較快,2025年前50企業業務收入超過2.3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一倍多,市場集中度穩步提升。結合此次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總體來看,物流企業規模實力在擴大,組織能力在提升,持續做強做優做大,總體呈現三化。一個是“鏈式化”。多數物流企業不再是從事單一的運輸、倉儲、配送服務,而是基于供應鏈開展一體化服務,上對廠家、下接客戶或消費者,通過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物流組織來提供服務。第二個是“生態化”。多數物流企業不僅僅自己做多大規模,而是通過營造生態圈來合作共贏,把自身發展與社會責任結合起來,覆蓋更多的主體和市場。第三個是“綠色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從被動式向主動式轉型轉變,將貫徹ESG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此外還有國際化等,都顯示物流企業群體的成長變化。
五是設施網絡加快布局。據中物聯調查,規模以上物流園區超過2700家。根據國家發改委統籌部署,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分別達到181個和105個。前四年,交通、倉儲和郵政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超過6.5%,成為拉動有效投資的重要部分。總體來看,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形成。
六是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傳統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必須依靠新一代技術與先進組織方式的融合,改變生產方式,推動動能轉換,重塑產業核心競爭力。這也正好契合本次大會的主題“智鏈未來,綠動全球”。培育新質生產力,一手要抓數智化、一手要抓綠色化或者說低碳化。總體目標導向都是從原來的單純降低成本向價值創造轉變。只有創造新價值才是新質生產力,才能帶來新供給、激發新消費、帶來新需求,從而推動物流乃至整個社會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當前,正處于“十五五”規劃謀篇的關鍵時期。總的來講,“十五五”期間現代物流的主題是高質量發展。結合對四中全會公報的學習,我對“十五五”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提幾點想法。
一是適度增長是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格局。四中全會公報提出,要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到二〇三五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現代物流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障國民經濟平穩增長將保持適度增長,這是現代物流的基本盤。
二是向供應鏈轉型升級是物流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方向。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其中,融合化是創新提法。而產業與產業之間的融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組織方式的創新,加快向供應鏈方式轉變來實現。
三是創造價值是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四中全會公報提出,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就是要通過生產組織方式的轉變,通過供應鏈創新,從供給側發力來實現價值創造。
四是綠色低碳可持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在這方面,像我們在推動的共享托盤、新能源貨車等綠色產業、綠色產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五是國際化布局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趨勢。四中全會公報提出,拓展國際循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我國作為世界制造大國,一方面,原來的初級產品出口正在轉向中高端產品,如汽車、機械裝備等高端產品出口,需要國際供應鏈的支撐保障。另一方面,我們正在從產品出口向產業出海轉變,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國外開設工廠,供應鏈的國際布局成為趨勢。
以上是我結合對四中全會公報的學習提的一點想法和思考,供大家參考。今天大會選擇在深圳舉行,深圳在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的創新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希望大家利用會議機會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創商機。二十年的評估工作見證了行業的規范化與規模化,未來物流與供應鏈發展事業前景廣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一直以來重視A級物流企業培育工作,作為推動市場主體做強做優做大的抓手。希望我們以本次大會為起點,搭建交流合作的高端平臺,共同攜手邁向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道路,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構建現代化物流體系,增強我國產業競爭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每日 推薦
- 中物聯發布2025年10月政策輯要
- 中國兵器第一機械集團、中寶智運一行到訪中物聯
- 胡大劍出席國有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成果交流會
- 中物聯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 中物聯黨委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議
- 蔡進出席北京市“十五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座談會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46期預告:《醫院院內醫療器械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骨科耗材物流服務規范》兩項團體標準宣貫活動
- 《塑料托盤剛度試驗中預估蠕變大小的回歸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 中國重要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周報 (251110--251114)
- 老撾駐華使館參贊蘇提達·洪盛帕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關于召開“物流樞紐與產業融合發展大會”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