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5 17:04:44 中物聯采購委
關注中物聯
2025年9月15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藍皮書(2025)》(以下簡稱“藍皮書”)。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主席克里斯·沃安達,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學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楊國棟,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中心總經理李沈莊,安永(中國)大中華區數字化供應鏈與智能制造咨詢服務合伙人陳嘯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供應鏈總裁湯啟兵,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茂,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劉志滔,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際合作部主任肖書懷出席發布儀式。
藍皮書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2.8%(IMF數據),較2024年下調0.4個百分點,供應鏈正經歷系統性變革,呈現四大核心特征。
區域化:地緣重構下的供應鏈布局新邏輯
隨著全球政治經濟實力格局深度調整,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作用愈發凸顯,經濟增長動力向亞太轉移,供應鏈區域化布局加速,全球分工體系進入新的調整周期。
復雜化:多重風險交織下的供應鏈韌性挑戰
關稅政策與系統性風險疊加,加劇全球供應鏈復雜性。地緣沖突、突發風險事件頻發,推高航運成本與燃油價格,供應鏈中斷風險顯著上升,企業面臨風險防控與效率平衡的嚴峻考驗。
數智化:技術創新驅動的供應鏈效率革命
基礎設施、通信技術與創新技術協同發力,推動供應鏈數智化轉型進入新階段。全球物流基礎設施構建海陸空立體運輸網絡,5G技術規模化部署加速數據要素流動,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區塊鏈等技術深度應用,實現供應鏈“自感知、自決策、自優化”。
綠色化:氣候危機倒逼的供應鏈可持續轉型
全球氣候治理壓力下,供應鏈綠色化成為必然趨勢。中國在綠色供應鏈建設中成效顯著,“十四五”前四年累計減碳11億噸,接近歐盟2024年碳排放總量的50%,為全球供應鏈低碳轉型提供重要示范。
作為制造業大國,中國以四大路徑引領供應鏈創新,為全球提供借鑒。一是“雙循環”重塑格局,以內需為主體,培育自主創新生態;通過“一帶一路”深化產能合作,推動供應鏈從“單極主導”向“多極共生”轉變。二是“多元布局”強化韌性,構建“樞紐節點網絡化”體系,拓寬資源供應渠道,優化產業布局,降低高依存領域進口集中度,實現從“被動防御”到“主動應對”。三是“新質生產力”開辟賽道,將數智化納入國家戰略,突破工業互聯網、AI等技術,形成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創新模式,推動供應鏈向“數智驅動”轉型。四是發展“綠色技術”,構建全鏈條綠色供應鏈,推動供應鏈全生命周期低碳轉型。
藍皮書深度洞察全球供應鏈在地緣格局重塑、技術革命突破與氣候治理深化背景下的演進規律,為全球供應鏈參與者、政策制定者及研究機構提供了兼具戰略高度與實踐價值的行動指南。
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海爾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聯想集團、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煤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參與編寫了藍皮書。
每日 推薦
- 中物聯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 中物聯黨委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議
- 蔡進出席北京市“十五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座談會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46期預告:《醫院院內醫療器械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骨科耗材物流服務規范》兩項團體標準宣貫活動
- 《塑料托盤剛度試驗中預估蠕變大小的回歸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 中國重要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周報 (251110--251114)
- 老撾駐華使館參贊蘇提達·洪盛帕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關于召開“物流樞紐與產業融合發展大會”的通知
- 崔忠付主持《汽車整車多式聯運物流信息交換規范》等兩項團體標準審查會
- 關于組織推薦參評第二十六屆中國專利獎的通知
- 馬增榮一行赴北汽福田歐曼事業部走訪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