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5 15:30:40 中物聯采購委
關注中物聯
2025年9月15日,《全球供應鏈發展與穩定廈門倡議》(以下簡稱“廈門倡議”)在福建廈門發布。該倡議由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成員共同發起,彰顯了倡議的廣泛代表性與國際合作共識。該倡議旨在推動構建更加開放、包容、韌性、可持續的全球供應鏈體系,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廈門倡議提出六大核心方向:一是構建開放合作的全球供應鏈包容格局;二是完善互利共贏的全球供應鏈協同機制;三是夯實韌性穩定的全球供應鏈發展根基;四是激活數字驅動的全球供應鏈創新引擎;五是培育綠色引領的全球供應鏈可持續生態;六是筑牢穩健可行的全球供應鏈基礎框架。
廈門倡議強調,全球各界應和合共生、凝心聚力,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深化國際互利合作,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合作創造價值,共同維護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努力打造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供應鏈體系。
廈門倡議的發布,不僅是全球供應鏈治理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為全球經濟復蘇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行動框架。各界期待通過這一倡議,進一步促進全球供應鏈的暢通與穩定,為實現世界經濟繁榮、增進各國人民福祉貢獻更大力量。
附件:
《全球供應鏈發展與穩定廈門倡議》
全球供應鏈的穩健暢通與可持續發展,是推動世界經濟繁榮增長的核心引擎,也是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的重要基石。與會的全球采購與供應鏈各界代表,秉持“鏈接世界,合作共贏”的理念,以“共同建設開放包容韌性可持續的全球供應鏈”為目標,務實對話,凝聚共識,在中國廈門共同發布本倡議。
1.構建開放合作的全球供應鏈包容格局。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堅持開放包容與分工協作原則,推動全球資源市場化配置和產業鏈國際協作,構建高效融合的供應鏈友好生態。深化多邊國際合作,推動全球供應鏈互聯互通,促進全球經濟繁榮增長。
2.完善互利共贏的全球供應鏈協同機制。建立多元主體利益共享機制,尊重各國發展差異,平衡各方利益訴求,完善全球供應鏈治理架構。推動供應鏈協同創新,實現全球供應鏈價值鏈可持續發展。
3.夯實韌性穩定的全球供應鏈發展根基。強化政策對話與協調,深化國際物流網絡互聯互通,推動供應鏈國際規則標準協調互認。加強供應鏈韌性穩定管理,建立數據跨境流動互聯機制,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暢通。
4.激活數字驅動的全球供應鏈創新引擎。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與供應鏈全鏈的深度融合,以技術創新重塑產業生態。以數字驅動全球供應鏈柔性、敏捷性建設,構建高效有序的智能供應鏈網絡,重塑全球供應鏈新格局。
5.培育綠色引領的全球供應鏈可持續生態。將ESG 理念融入供應鏈全生命周期,開展全鏈綠色低碳可持續治理。推動減碳減排和碳匯技術進步,促進綠色規則與標準國際互認,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價值協同增長。
6.筑牢穩健可行的全球供應鏈基礎框架。推動規則切實落地,明確關鍵績效指標,規劃近、中、遠期里程碑節點,建立監測評估體系,統籌資源配置,深化伙伴協作。強化目標共識,建立定期審查、協作對話與經驗分享機制,確保各項倡議見行見效。
我們呼吁,全球各界和合共生、凝心聚力,堅定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深化國際互利合作,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合作創造價值,積極踐行普惠包容的全球發展理念,共同維護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攜手共建更具平等性、穩定性、包容性和建設性的供應鏈協同關系,努力打造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供應鏈體系,為實現世界經濟繁榮、增進各國人民福祉、共創美好未來持續注入新動能。
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各成員單位
2025年9月15日
每日 推薦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46期預告:《醫院院內醫療器械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骨科耗材物流服務規范》兩項團體標準宣貫活動
- 《塑料托盤剛度試驗中預估蠕變大小的回歸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 中國重要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周報 (251110--251114)
- 老撾駐華使館參贊蘇提達·洪盛帕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關于召開“物流樞紐與產業融合發展大會”的通知
- 崔忠付主持《汽車整車多式聯運物流信息交換規范》等兩項團體標準審查會
- 關于組織推薦參評第二十六屆中國專利獎的通知
- 馬增榮一行赴北汽福田歐曼事業部走訪調研
- 中物聯第九黨支部赴安慶開展黨建共建活動
- 深圳遠東數智采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敏成一行來訪中物聯
- 國家標準宣貫: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45期 ——《物流中心作業通用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