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03 18:52:23 中物聯采購委
關注中物聯
6月30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共采購分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供應鏈韌性與安全"研討會在北京舉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出席并講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助理、中物聯“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專題調查”課題組副組長胡大劍介紹了我國供應鏈的發展背景及近年來供應鏈政策的變遷等相關內容。他強調,“十九大”期間我國供應鏈政策強調以效益優先;“二十大”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即強調安全與韌性。產生這一變化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中美貿易博弈,二是新冠疫情影響,三是俄烏戰爭影響。
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二級巡視員胡江云圍繞新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格局、我國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現狀、供應鏈韌性與安全的政策展望等業界關注的話題進行了闡述;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預測處處長武威圍繞日前所開展的供應鏈韌性與安全調查結果進行了介紹;部分央國企代表圍繞各自重點領域的供應鏈韌性與安全舉措進行了分享。
蔡進對此次沙龍進行了總結講話。他表示,此次“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專題調查”的相關調研受到各方廣泛的關注和支持。調研啟動以來,顯示出以下六個突出特點:一是主題突出,全力聚焦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2035年,我國要初步建成社會主義強國,強國的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支撐就是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二是環境所迫。當前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又孕育著亂局、險局,立足供應鏈韌性和安全主題正是基于這一原因;三是調研廣泛。此次調研涉及行業廣泛,軍工企業、能源企業、商貿企業、建筑企業等均有所涉及。企業覆蓋區域廣,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四是調研形式多樣且深入,包括問卷調查、座談會、深入項目調研等多種形式相結合;五是調研效果明顯。對企業的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情況有了基本認識,挖掘了好的經驗,收集了一些難點和痛點問題;六是要打造高水平的調研報告。既要有宏觀層面的提綱挈領,又要包括有血有肉能落地的切入點。要立足問題導向、總結經驗,同時還要提出有建設性的對策和建議。
本次“供應鏈韌性與安全”研討會由中物聯公共采購分會秘書長、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彭新良主持,研討會以“采購供應鏈”沙龍(第6期)的形式舉行。來自國務院國資委主題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導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五礦、國家電投等相關企業、研究機構的采購供應鏈管理人員近50人參加會議。
每日 推薦
- 中物聯發布2025年10月政策輯要
- 中國兵器第一機械集團、中寶智運一行到訪中物聯
- 胡大劍出席國有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成果交流會
- 中物聯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 中物聯黨委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議
- 蔡進出席北京市“十五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座談會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46期預告:《醫院院內醫療器械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骨科耗材物流服務規范》兩項團體標準宣貫活動
- 《塑料托盤剛度試驗中預估蠕變大小的回歸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 中國重要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周報 (251110--251114)
- 老撾駐華使館參贊蘇提達·洪盛帕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關于召開“物流樞紐與產業融合發展大會”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