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成人短视频,男女羞羞在线观看,毛片大全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不卡一区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學會工作 > 正文

何黎明: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加快高質量發展 打造世界物流強國

發布時間:2018-08-21 12:09:20 研究室

——在智慧物流助推長沙現代化建設招商推介暨長沙
傳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啟航儀式上的講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  
何黎明
二○一八年八月十七日
 
 


各位來賓:

下面,我就我國物流業發展情況和物流園區發展特點談幾點看法。

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物流大國”。201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12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社會物流總額252.8萬億元,物流需求規模領先。全國貨運量達到479億噸,公路、鐵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多年來居世界第一位??爝f業務量突破400億件,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物流相關法人單位數近40萬家,是重要的服務產業之一。物流業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6.5%,是吸納就業的重要行業之一。“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各類物流園區超過1600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積極成果。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對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重大論斷。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加快自身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正處于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口,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

一、當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特點

一是物流成本進入快速回落期。201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較2012年的18%下降3.4個百分點,實現了五連降。今年上半年,這一比率再次下降0.1個百分點達到14.5%。從運輸、保管、管理三大環節構成看:2012年至2018年上半年,運輸費用與GDP比率從9.5%下降至7.4%;保管費用與GDP比率從6.3%下降至5%;管理費用與GDP比率從2.2%下降至2.1%。運輸費用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靠增加要素投入和充分市場競爭。同時,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持續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原因。隨著要素成本持續上漲和經濟結構調整到位,降低物流成本將更多依靠企業自身運作效率的改善,如減少庫存浪費、優化運輸組織、減少物流環節等提質增效方式,將成為下一步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

二是物流需求進入平穩增長期。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從金融危機前動輒兩位數的增長降至2015年5.8%的歷史低點,2017年上升為6.7%。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9%,繼續保持小幅上升態勢,顯示物流需求基礎逐漸企穩回升。我國物流需求結束了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增速換擋平臺期。同時我們也看到,物流需求結構逐步調整優化。隨著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提升,消費品物流需求保持較快增長。五年來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年均增長38.7%,保持較高增長速度。與消費相關的電商、冷鏈、醫藥、汽車、配送等物流細分市場保持較好增長勢頭。上半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20.8億件,超過2015年全年總量。工業品物流保持穩定增長,五年來工業品物流總額年均增長6.6%。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物流需求分別增長11.6%和9.2%,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三是物流市場進入集中發展期。長期以來,中小企業多帶來的“小、散、亂”問題制約著行業規?;⒓s化發展。隨著市場環境逐步改善,物流市場加快從分散走向集中。“中國物流企業50強”主營業務收入達8300億元,進入門檻不斷提高。在細分市場領域,領先企業通過擴大市場份額和增加技術投入構筑壁壘。2017年,前八大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達到78.7%。汽車物流、零擔快運、電商物流、冷鏈物流等細分市場集中度快速提高。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領先企業發揮競爭優勢,提升自身綜合實力。截止目前,全國A級物流企業達到4464家,其中5A級企業273家,一批綜合實力強、引領行業發展的標桿型企業加快涌現。此外,隨著互聯網與物流業深化融合,一批智慧物流平臺企業興起,發揮平臺網絡效應,整合分散資源,創造網絡價值,開辟了行業集約化發展的新路徑。

四是產業結構進入加快調整期。運輸結構調整受到國家重視。2017年,鐵路貨運量一舉扭轉了2012年以來的負增長局面,同比增長10.7%,鐵路貨運量占貨物運輸總量的7.7%。今年上半年,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7%,占全社會比重8.4%,鐵路運輸占比保持回升勢頭。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未來三年要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其中,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出要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6月下旬,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此舉將對物流運輸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倉儲結構持續加快升級。隨著電商、快遞等行業對倉儲規模和周轉效率要求的提升,高標準倉儲設施獲得市場青睞,倉儲物流成為商業地產投資開發熱點。2017年,完成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固定資產投資額6800多億元。根據推算,我國物流倉儲設施面積約13億平方米,其中高標準倉儲設施占比約為8%,總體處于供不應求態勢。倉儲設施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升,2017年,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委托,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組織開展“國家智能化倉儲物流示范基地”的評選,京東物流等10家單位獲評。

五是智慧物流進入創新爆發期。智慧物流是以物流互聯網和物流大數據為依托,通過人工智能先進技術和協同共享創新模式,重塑產業分工,再造產業結構,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的新生態。近年來,無人倉、無人港、無人機、無人駕駛、物流機器人等一批國際領先技術試驗應用。互聯網+高效運輸、智能倉儲、便捷配送等創新模式全面推廣,物流互聯網平臺的出現,打破了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邊界,通過協同共享方式改變了傳統物流業態?;ヂ摼W理念正在深刻影響著傳統物流行業的創新變革,智慧物流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進入爆發期。

六是物流供應鏈進入加快起步期。現代供應鏈是衡量一國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也是物流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必然選擇。隨著客戶需求和服務能力的提升,物流業與上下游制造、商貿企業深度融合,加快延伸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不斷提升在供應鏈整個鏈條上的競爭優勢,搭建社會化、專業化的供應鏈物流服務平臺。通過聚焦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協同創新,創造供應鏈新價值,助力企業自身變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物流業正迎來向供應鏈物流轉型升級的熱潮。

七是物流政策進入持續發力期。2009年,國務院發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奠定了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2014年,國務院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確立了物流業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的產業。近年來,降低物流成本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和有關部門連續兩年出臺推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措施,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促進物流降本增效作出部署。各有關部門積極推動落實,一批行業關心的稅收、交通、土地、通關、監管政策問題得到逐步解決,為行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總體來看,我國物流業許多指標已排在世界前列,論規模已成為全球“物流大國”。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物流業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物流服務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傮w來看,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物流業將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我們要充分認識新時代對物流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把握新時代物流業發展新思路、新目標、新方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實施路徑,推動物流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著力解決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續問題,增強我國物流創新力和競爭力,更好滿足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流服務需求,全面建成高效協同、開放創新、綠色智慧的現代化“物流強國”。

二、我國物流園區發展特點和趨勢

當前,物流園區是物流基礎設施的主體,也是物流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第一次把物流基礎設施上升到國家基礎設施的地位。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物流園區建設發展,國家發改委制定了《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開展示范物流園區工作,交通運輸部開展貨運樞紐補助,商務部鼓勵城鄉配送設施建設,國家郵政局鼓勵快遞貨運樞紐建設。物流園區在政策推動、市場拉動和技術驅動下,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一是規?;l展。2018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支持下,進行了第五次全國物流園區調查工作。調查結果顯示,符合本次調查的物流園區達到1638家,比2015年第四次調查的1210家增長約35%。三年來園區數量年均增長10%以上,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從區域分布看,物流園區空間分布更加均衡,東部地區經濟較為發達,物流園區多數進入運營狀態。中西部地區園區規劃建設速度加快,園區數量明顯增加。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物流園區骨干網絡初具規模。

二是多元化經營。近年來,物流園區提升自身服務能力,為入駐企業提供辦公、餐飲、物業、停車、住宿、工商、稅務等基礎配套服務,部分物流園區延伸服務鏈條,為入駐企業提供物流咨詢、物流金融、商品展示、設施租賃、保險代理等增值服務,服務種類日益豐富,成為園區新的增長點。在這方面,傳化智聯作為“公路港物流”的提出者,通過“一體化”服務和“一站式”管理,滿足企業、司機服務和政府管理的需要,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三是網絡化布局。隨著物流園區數量不斷增加,園區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物流園區逐漸由單點競爭向網絡競爭轉變。一批全國性的物流園區加快模式復制和聯盟合作,構建全國性物流服務網絡。傳化物流通過模式復制,在全國90多個城市建設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打造覆蓋全國的“智能公路物流網絡運營系統”,取得積極成效。卡行天下采取加盟方式,在三四線城市和成員伙伴合作建設加盟樞紐,2017年樞紐數量突破200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園區專業委員會發起設立“百驛網”物流園區互聯互通服務平臺,旨在促進物流園區信息互聯、業務協同。物流園區連鎖化、網絡化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四是聯動化推進。隨著物流資源向物流園區的集聚,生產消費物流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園區的規模效應和聚聚效應不斷擴大,與周邊產業的良性互動和聯動發展日益明顯,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傳化智聯通過打造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為周邊廣大中小工商企業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改變了傳統公路物流業態,大大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也提升了當地產業競爭優勢。總體來看,需求推動、產業支撐是物流園區生存的基礎條件,產業融合是物流園區發展的必由之路。

五是智慧化升級。目前,大部分物流園區都建立了信息平臺,提供信息發布、貨物跟蹤、數據交換、物業管理等基礎服務,提升園區信息化水平。部分園區結合業務需要開發了運力交易、支付結算、融資保險、信用管理等業務輔助功能,加快園區數字化發展。隨著裝備技術的發展,自動化立體庫、自動分揀機、傳輸帶等自動化設備進入普及應用期,提升園區自動化水平。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通信技術與物流園區融合發展,以無人化為代表的園區智能化轉型成為熱點。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發揮園區資源集聚和平臺網絡優勢,智慧物流成為園區轉型升級的新方向。

總體來看,我國物流園區在發展中取得明顯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需要進一步突破。一是物流園區服務能力不充分,園區服務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網絡化水平不高,與周邊產業沒有形成良性互動格局。園區重招商輕服務,經營管理無序,缺乏優秀人才。二是物流園區網絡布局不平衡,部分物流園區定位趨近、同質化嚴重,園區盲目追求規模,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物流強度不高,土地利用率低。三是物流園區網絡節點不連接,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等不同類型物流園區分別建設,自成體系,缺乏設施銜接和互聯互通,業務協調難度大,增加社會物流成本。

未來一段時期,正是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從蓄勢待發到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也是新舊動能轉換,贏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時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將深刻影響物流園區發展,助力物流園區智慧化轉型,智慧物流園區建設將迎來新機遇。

一是全面連接。通過信息互聯網和設施物聯網,加快園區業務線上化轉型,推動物流園區全面接入互聯網,以信息互聯、設施互聯帶動物流互聯,打造在線物流園區,助力線下物流園區創新業務開展。

二是數字轉型。充分利用各類信息技術,實現物流園區數據可采集、可錄入、可傳輸、可分析,實現一切數據業務化,打破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孤島,提升物流數字化水平,再造物流園區業務流程和運營模式。

三是智能升級。瞄準高標準倉儲設施標準,滿足高增長、高附加值物流服務需求,加快推進物流園區機械化、自動化、智能水平,提高園區整體運作效率,逐步用機器替代人,改變傳統物流園區的運作方式。

四是產業融合。通過信息互聯互通,加強物流園區與產業集聚區的融合發展,集中制造商貿業的采購、分銷、物流、維修等非核心業務在物流園區集中,提升產業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助力區域經濟價值鏈升級。

五是平臺開放。深入推進互聯網與物流園區融合發展,推動物流園區公共信息平臺技術升級、功能升級、模式升級,打造物流園區互聯網平臺,發揮網絡效應,集聚更多物流資源和目標用戶,打破園區區域限制和分工體系,重構物流園區商業模式。

各位來賓,由于起步較晚,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還面臨較大現實困難。同時,我們也堅信智慧物流基礎設施是打造“物流強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智慧物流助推長沙現代化建設招商推介會,聽取了金霞物流谷、傳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典型做法,更加堅定了我們推動智慧物流基礎設施的信心,正是有金霞、傳化這樣一批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者的不斷創新變革,將我們的期望逐步變為現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一直以來致力于智慧物流的引導、推廣和創新工作。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和單位加入智慧物流的行列,共建智慧物流生態圈,為新時代打造“物流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閱讀

首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陵川县| 桐城市| 兴文县| 佛冈县| 玛多县| 旅游| 延安市| 南昌县| 微博| 视频| 准格尔旗| 沙洋县| 南和县| 怀安县| 乌苏市| 邵阳县| 鹿邑县| 广州市| 潜江市| 建宁县| 布尔津县| 廉江市| 阜新| 铁力市| 芮城县| 鹿泉市| 荔波县| 临漳县| 临汾市| 库尔勒市| 铁力市| 当阳市| 商都县| 乌苏市| 牡丹江市| 水富县| 桦川县| 潼南县| 卢氏县|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