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02 13:25:35 電子商務物流分會
關注中物聯
.jpg)
7月30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的“2016中國物流供給側改革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余斌、國務院參事、前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等發表了演講。會議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主持。
.jpg)
何黎明在致詞中指出,中國物流企業集中度低,服務水平無法滿足高端需求,所以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是當前物流業面臨的主要矛盾。在他看來,“十三五”時期物流業的發展將聚焦高效、連通、智慧、協同、協調和改革等六大戰略重點。
周漢民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體制供給,他認為供給側改革應該從體制、機制、法制三個方面入手。他從體制創新、技術進步、要素提升三個方面闡述了改革應該有力、有度、有效。余斌發表了名為《中國經濟前景展望》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中國經濟的走勢應該是“L”型的。中國近年來經濟增速下降,制造業的投資下降,所以我們不能再向前些年一樣依靠人口紅利來發展經濟。所以必須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優化經濟結構,加快供給側改革。姚景源在演講中用生動的話語與有趣的例子為大家闡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新常態。他認為,基于發展階段不同,我國的經濟增長數值就肯定會不同,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經濟結構的發展,注重發展的質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GDP增速。汪鳴以“全鏈條、大平臺、新模式”為核心內容解讀了交通與物流融合發展政策。他表示,到2018年,我們要基本建立“一單制”便捷運輸制度,多式聯運比率穩步提升、標準化、集裝化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應用更加廣泛。隨后,劉敏女士結合三個上海的案例介紹了上海市物流業的發展狀況。她認為,大平臺來可以很好地解決“最后一公里”等物流行業現在面臨的問題,可以更好地發展現在的城市配送。讓物流和新商業模式對接。
.jpg)
.jpg)
.jpg)

通過本次論壇,與會嘉賓們形成共識,那就是在供給側改革的大浪潮中,物流行業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轉變思想,著眼于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增加物流的有效供給,提高物流運行質量和效率,這既是轉變物流業發展態勢,培育行業發展新動能的戰略選擇,也是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胡大劍出席國有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成果交流會
- 中物聯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 中物聯黨委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議
- 蔡進出席北京市“十五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座談會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46期預告:《醫院院內醫療器械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骨科耗材物流服務規范》兩項團體標準宣貫活動
- 《塑料托盤剛度試驗中預估蠕變大小的回歸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 中國重要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周報 (251110--251114)
- 老撾駐華使館參贊蘇提達·洪盛帕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關于召開“物流樞紐與產業融合發展大會”的通知
- 崔忠付主持《汽車整車多式聯運物流信息交換規范》等兩項團體標準審查會
- 關于組織推薦參評第二十六屆中國專利獎的通知
